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 >> 正文
 
专家热议武汉智慧城市建设 支撑中部崛起需更多“智慧”
http://www.cww.net.cn   2013年11月26日 09:27    

“智慧城市”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全球城市现代化的战略途径。据有关机构估算,2013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容量达到108亿美元,较去年增长18.5%。目前,中国有近2000个市镇提出打造智慧城市,住建部从中选取了193个城市进行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武汉市作为全国唯一的特大城市入围了首批试点名单。作为中部崛起的脊梁,武汉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划思路和进展如何,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是否匹配智慧城市的发展需求,如何借智慧城市建设之机促进信息消费,下一步需要怎样的政策环境支持和产业拉动?围绕这些问题,11月11日~15日,工信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中国信息经济学会数十位专家齐聚武汉,展开了深度调研和热烈探讨。

规划引领:

政府要明确自身定位

武汉自2010年起率先启动“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成立了由市长担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发改委、经信委、城建委、交通委、信产办、科技局以及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将智慧城市建设列入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为全市“十二五”时期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2012年8月27日,《武汉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与设计》方案通过武汉市政府常务会审议,至此,该市建设“智慧城市”蓝本正式出炉。据初步统计,武汉“智慧城市”建设总投资超过817亿元,到2015年直接带动产业增加值3040亿元,到2020年带动产业增加值达11200亿元。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张新红指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里走,第二是各地的规划路径和策略选择都比较雷同,第三是智慧城市不智慧。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认知问题,比如说把智慧城市当做一件工程项目去做,把智慧城市发展过多地与产业和经济发展联系起来,把智慧城市看做是数字城市的延续,把智慧城市看做是物联网等;二是技术问题,智慧城市进入真正操作阶段时,技术方面的问题还是很多的,全面系统的解决方案目前还是比较缺乏;三是操作问题,包括操作雷同,对政府部门过多依赖等;四是机制问题,应用往往都不是某一个部门单独完成的,而是要实现共享协同。他提出的对策是:一是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二是确定目标与主线,就是为了让人民生活更美好;三是确立目标,尽可能把战略规划转变成行动计划;四是问题导向,从人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五是改变运行模式,不要政府包干,而是充分发挥各种力量;六是实现创新突破,实现协同与共享。

多位专家指出,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需要明确自身定位,不能大包干,而应充分发挥社会各方力量的作用。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杨培芳认为,单单靠政府顶层设计推动智慧城市恐怕不可持续,智慧城市是自下而上创造出来的。政府有政府的用处,主要是提供法律环境和一些公共条件,更多要靠需求拉动,否则智慧城市就变成了无智慧的城市,甚至可能会陷入信息孤岛。这是一个共性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打破僵局,转变传统思维方式,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包括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要推动政府的公共资源共享,首先要能够开放。武汉大学教授张健也提出,智慧城市有自己的特性,尤其强调服务,应该是以政府部门为指导,只设定底线,以行业协会为主导,科学研究单位为支撑,商业实体运作为主要手段。这样能更好地促进智慧城市的各个领域的应用服务发展,同时又能够做到集中核心资源,避免重复建设。

武汉智慧城市的建设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一个个看似简单的项目背后,都是各部门互相协调配合的结果。武汉市信息产业办公室副主任胡大平对记者表示,截至目前,武汉已经投入近13亿元建设实施国家首批智慧城市示范项目,这些项目大多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包括“智慧医疗”的市中心医院项目、“智慧农业”的汉南区畜牧兽医水产局项目、“智慧政务”的江夏区基于CIS平台的数字行政决策辅助系统、“智慧生活”的武汉肉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系统和“电子菜箱”,涵盖了市民生活和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

[1]  [2]  [3]  
关注通信世界网微信“cww-weixin”,赢TD手机!
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   编 辑:王熙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论坛   推荐给朋友
猜你还喜欢的内容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相关新闻
即时新闻
通信技术
最新方案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