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的秘密:如何不被创新“破坏掉”?
http://www.cww.net.cn 2013年12月13日 10:26
提起华为,你会想到什么?全球顶级电信设备商、世界500强、神秘的创始人、接班人疑团、不上市之谜、美国政府眼中的间谍等等一系列头衔。 其实,在这一系列头衔的背后,是华为26年的努力与付出,是一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从深圳的一个小办公室起步,到征战全球的壮阔史诗,是一股可以影响到世界经济格局的中国力量。 华为崛起的秘诀到底是什么?《华为没有秘密》一书从“成长与创新”、“管理与机制”、“狼性与活力”、“文化与梦想”、“近观与远思”5 个部分进行了思考。本文试着颉取书中的精彩观点,为您还原一个没有秘密的华为。 创新,但不过度 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为企业提供了很多发展的机会。但在这些机会面前,很少有公司能耐得住寂寞,禁得起诱惑,能像华为那样,真正把创新作为一种信仰、一种承诺、一种持之以恒的战略来实施。试问,有多少企业能像华为一样,每年都坚持把10%的销售收入用于研发? 为什么华为能将创新作为一种战略,不管岁月的更迭、人员的变迁,始终将创新的理念贯彻下去?答案很简单,华为建立了一套有活力的创新管理体制,能对创新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对知识型员工的创新活动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 华为将“活下去”定为最低目标和最高目标,坚持“压强原则”,即集中所有优势,实现重点突破、系统领先,保证创新项目能够得到快速、有效地执行。与此同时,任正非提出了《基本法》,统一全公司几万员工的思想,将创新理念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内心。 但是,任正非也意识到:创新,不能过度。任正非称,企业永续发展的秘诀就在于创新。然而,创新则意味着破坏,如何控制创新与秩序的均衡,是企业管理的真正难点,华为还是要多一些对过度创新的警惕。为此,任正非定下了这样一条规矩:“凡是说‘我的项目全部都是我做,未利用别人的成就’,这种人一定不能加薪。” 正是由于有了相辅相成的管理机制,才保证华为既能灵活地运用创新,同时又不被创新“破坏掉”。 偏执狂般的危机意识 2001 年,任正非发表了《华为的冬天》。在这篇文章发表后,很多人都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那几年,华为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与强化,任正非为什么断言“华为的冬天到来了”?华为的冬天真的来临了吗? 那几年,在大多数人眼中,看到的是华为正走向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但在任正非和华为高层的眼中,则看到了国内外IT 业的正传达着冬天的信息:几乎在一夜之间,股票大跌、大量裁员和企业倒闭的消息充斥着媒体,成了IT业的主旋律,很多著名的跨国公司都不得不做出裁员的痛苦抉择。 任正非和其他高层清醒地认识到,华为并非生长在四季如春的温室里,作为一家置身于IT 业的公司,必然会受全球IT 业大环境的影响,当全球IT 业都步入冬天的时候,华为当然也不会独享春天明媚的阳光。因为环境如此,大势如此,企业共同的规律不会单独对华为网开一面。正如任正非所言,“10 年来,我天天思考的是如何面对失败,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 曾有人问:“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任正非的答案是:“如果我们能坚持‘力出一孔,利出一孔’,‘下一个倒下的就不会是华为’;如果我们放弃了‘力出一孔,利出一孔’的原则,‘下一个倒下的也许可能就是华为’。 偏执狂般的危机意识,使华为始终都充满了警惕,因为他们知道,下一个倒下的,有可能就是自己。 [1] [2]
来源:腾讯科技 编 辑:高娟
猜你还喜欢的内容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