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互联网 >> 正文
 
乐视:视频圈的“侠客行”
http://www.cww.net.cn   2013年6月7日 16:37    

2010年12月,乐视投资建设“互联网视频基础及应用平台改造升级项目”、“3G手机流媒体电视应用平台改造升级项目”、“研发中心扩建项目”。对于技术的投入成本占到乐视总成本的20%左右。但醉心产品与技术的贾跃亭所期望实现的软硬一体、多屏一云则需要更强的技术队伍。

2012年贾跃亭找来曾在爱奇艺负责技术的袁斌担任联席CTO,强化乐视的技术驱动力。初到乐视时,袁斌的感觉是乐视发展非常快,“它一直在向前奔跑,对业务来说,向前奔跑可能负担还会少一些,但对技术部门,过于快速的奔跑会造成基础不稳,这是很正常的。”在袁斌看来,乐视有很多技术平台,但缺乏很好的架构设计,当乐视生态系统铺开以后,技术平台做到的仅仅是能用而非好用与可靠。

哪些需要重新做,哪些需要进一步改进与开发,这是袁斌需要考虑的细节。而贾跃亭对袁斌的要求是:希望在一年之内,乐视的技术平台及产品体验能跻身视频行业的第一阵营,且在两年之内能在产品及技术平台的稳定与先进性方面超越竞争对手。

2012年秋天,第一天到乐视上班的袁斌发现,大家忙得热火朝天,那天他捣腾着邮箱,把近二十人的产品技术核心团队的简历通通看了一遍,接下来的两周约他们一对一沟通。袁斌整体的感觉是,乐视在产品与技术方面储备的人才与其业务快速发展本身并不匹配。“大家很热情,很有动力工作,但相对经验比较缺乏。”招聘优秀人才成为袁斌最主要的工作。同时,他需要带领团队重新打造乐视基础技术平台,包括产品、技术在内的大大小小40来个系统开发与升级也随之启动。

袁斌本身喜欢跟互联网圈的技术达人聚会聊天,分享产品技术心得,相互间的交流也能让其保持对技术趋势的敏感性。比如IT互联网公司纷纷关注大数据的挖掘与处理,袁斌由此在乐视内部启动推荐引擎产品研发,经过三四个月的封闭开发,这一功能目前已经上线,同时推动开发上线的还有全新的广告系统。

2013年3月27日,乐视对外宣布PC端全面改版,发布代号为“ScreensPlay”的多屏合一界面技术。多屏合一的响应式布局及栅格系统,填补了目前视频行业基于PC、Phone、Pad和TV大屏等多个屏幕终端进行跨屏一致体验的空白,引领了视频行业UI/UE发展的新趋势。这一创举令袁斌很满意,然而在整个界面诸如高度、色彩等细节上的处理,他觉得仍然有待完善。如今乐视每周都会有一个新的版本发布,以不断改进细节部分。

在移动端,袁斌也表示他的团队今年将发布100次应用版本升级,50个以上的新功能,10种以上的新应用发布,5个多屏移动应用产品,同时在移动端进行全面的商业化。目标是进入移动视频行业第一阵营。除了PC及移动端的技术改造与升级外,对于乐视来说,盒子与电视的技术储备是最为迫切的。“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在做H.265,一些新的编码技术的研究,尽快能使用起来。”大屏幕产品属于高码流产品,而码流主要指视频数据的传输速度,码流越高,视频清晰度便越高。目前主流的视频网站多为300K或600K码流,乐视最高的有15兆码流,主要用于电视屏幕。

袁斌所说的编码技术的研究希望达到这样的效果:在同样清晰度下的传输码率能降低50%。比如原来可能需要20兆带宽才能传输1080P,用了这个新技术以后,可能只需要10兆带宽。由于需要诸如芯片等硬件厂商的配合,H.265技术离真正使用还有一段时间。这也不单单通过编码技术及硬件厂商配合,在CDN节点的布点、P2P技术的开发应用以及运营平台的建设上都需进行相应完善。

乐视有一个朴实的技术目标,就是让所有互联网用户访问乐视时速度快而流畅,且视频清晰度高。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CDN节点在现有的200个基础上铺得更多。“把我们的数据中心放到每一个城市去。”按照袁斌的说法,包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以及北美、东南亚、欧洲一带在纷纷开始筹备并已逐步布设CDN节点。

目前,袁斌所带的产品、技术团队共300号人,其中大部分是技术人员。在他到乐视的半年时间里,招聘了50多人。袁斌希望技术人员是狂热的技术爱好者,但也不回避沟通,尤其一些管理岗位,能从别人的角度多思考问题,做到沟通协调,且有很强的执行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关注通信世界网微信“cww-weixin”,赢TD手机!
来源:通信世界网   编 辑:姜蓓蓓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乐视  
猜你还喜欢的内容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相关新闻
即时新闻
通信技术
最新方案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