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世界 >> 手机要闻 >> 正文
 
波导股份手机业务逐渐山寨化 自救之路涉嫌违规
http://www.cww.net.cn   2012年12月20日 07:22    

李坚:另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当时以波导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厂商,主要依靠广告宣传而崛起,自身没有核心技术储备。

闫小佳:当时的波导、TCL等国产厂商,主要利用国内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走工业化生产和规模化路线,但忽视了研发投入,且品牌的溢价很低,类似于低品牌的山寨或代工厂的角色。因此一旦面临行业转型,不具备转型能力,就会迅速被市场淘汰。

NBD:波导股份强调未来会强化手机主业,是否看好波导手机东山再起?

潘九堂:目前,安卓版智能手机给国产手机品牌带来了机会,但时下谷歌、微软、苹果等业界大佬皆加入了手机的战场,尤其是苹果与三星双雄,已占据了智能手机领域近95%的利润,留给其他厂商的空间已不大。而波导目前手上并无任何优势与竞争力,所以“王者归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波导在手机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为手机主板,因此可以以手机主板为基地,将自己定位成一个手机零配件厂商,以参与手机生态链条,这种路径反倒更现实。

闫小佳:从全世界来看,牌子做砸后的公司,没见过东山再起的先例。不过,目前的波导、TCL等,可以继续主攻海外市场的中东、非洲等地,依靠出售性价比生存。

NBD:2009年后,波导扭亏为赢的主角为变卖资产和对外放贷,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对外放贷模式是否具备可持续性?

闫小佳:这是典型的坐吃山空的透支方式,治标不治本,但对于目前的波导来说,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只能如此放血自救。

NBD:12月6日,IDC的统计数据显示,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排名中,三星为冠军,第二名至第五名分别为联想、酷派、中兴、华为,苹果被挤到了第六的位置。这一盛况与2003年极为相似,当时以波导、TCL等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厂商占据国内市场近六成的市场份额,那么此波繁荣与2003年时的盛景有哪些异同点?

刘渝龙:目前,国内手机市场上正在崛起的几大品牌,如华为、中兴、联想等,多是依靠运营商渠道快速成长起来的,而运营商推行的补贴政策,使其能够直接抗衡山寨厂商的低价冲击。

王艳辉:目前以“中华酷联”为代表的国产手机品牌厂商,自身实力雄厚,并且已经拥有较强的技术储备和研发能力,这是与第一批国产品牌厂商的最大不同之处,因此不会轻易受到国外大品牌的冲击。以华为为例,他们的手机公司已经约有10000多人,规模已经与三星、HTC相近。此外,华为、中兴、联想目前都在力推全球战略。虽然国内市场已经进入微利时代,但是海外市场,如非洲、南美等地区,市场潮流往往通常落后于国内半年,因此这些企业可以将国内留下的库存销往国外,而且这些市场的利润情况都要优于国内。

李坚:目前的繁荣背后,中国企业在供应链和核心技术领域的控制力仍然不足,如操作系统、芯片等基本掌握在他人手中,因此产业链话语权仍然不高。

闫小佳:目前的几家主流国内厂商基本都或多或少存在些发展隐患,比如酷派过重依赖运营商渠道,社会化渠道开拓力度过低,导致有点畸形发展;联想产能增长很快,但其在手机领域的思路来自于PC模式,跟当年的波导模式比较像,成为低端代名词,品牌溢价能力不强;华为中兴类似,优势在于与运营商关系好和国际化运营优势,但劣势为他们出身于网端市场,导致终端的手机业战略定位有待进一步清晰化。

NBD:在目前智能手机领域,三星和苹果占据行业95%以上利润,在此背景之下,其余厂商的生存空间并不大,竞争却非常激烈,因此余承东在微博上坦言,“全球可能只有三家手机公司能够活下来”,这是否预示着手机业有可能马上进入新一波淘汰期,不少公司将成为下一个波导?

刘渝龙:在运营商主导手机市场的时代,大品牌的明星机型会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一些国内品牌商将会获得把控供应链的话语权,而弱势的中小品牌厂商的生存将会越来越艰难。

[1]  [2]  [3]  [4]  [5]  [6]  [7]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 者:齐文婷 张斯编 辑:安华    联系电话: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波导  
猜你还喜欢的内容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相关新闻
即时新闻
通信技术
最新方案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