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世界 >> 手机要闻 >> 正文
 
波导股份手机业务逐渐山寨化 自救之路涉嫌违规
http://www.cww.net.cn   2012年12月20日 07:22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个名为“波导手机工厂店”正在乡镇级市场开花。该工厂店销售的“波导A05”、“EASAYE905”手机,外形均与苹果iPhone4十分相似,难以和市场上销售的山寨产品进行区分。

目前,该“波导手机工厂店”正打着波导股份的品牌和名声进行对外招商加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其公司宣传册上看到,该公司宣称:“波导工厂店,是波导公司于2011年6月份在国内率先推出的新型渠道直营销售模式”、“波导工厂店以厂家直营、价格便宜的模式,以及波导20年来专注通讯的品牌信誉、品质等特点获得认可和追捧,目前在国内已突破2000家店面的建设”,并已经开通了全国26个省的“直营店”加盟电话。

记者从该“波导手机工厂店”一位代理授权商处了解到,目前,除去铺面投入,开设一间“波导手机工厂店”的成本仅几万元。可供出售的波导品牌手机,价格区间从199元到1199元不等。对外销售一部手机,零售商可获得80~200元的收益。该代理授权商同时强调,“波导手机工厂店”是波导旗下的子公司,相关文件齐全。

然而马思甜却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波导手机工厂店”并非是上市公司的自有渠道,而是另一家公司以渠道商的方式进行经营,波导股份给予其一定的让利,公司对其并没有任何股权投资。

由此催生了两个疑问:如果这位代理授权商的话属实,“波导手机工厂店”确实属于波导系旗下公司,但又不是上市公司资产,那么中间存在关联交易嫌疑,以及由此可能产生利益输送的嫌疑。但如果事实如马思甜所言,该店与波导系毫无瓜葛,波导股份愿意给这家公司让利,且容忍它打着自己的旗号,同样显得有点蹊跷。

此前,业内有传言称,目前波导股份已经将公司最核心的营销团队转移至了另外一家公司,而这家公司又“恰好”是波导股份高管的亲戚开设。

对此说法,马思甜回应称:在经历了几年的巨亏后,波导股份在市场推广方面较为谨慎,近年来已经没有大的投入,一般消费者在市场上看到的渠道都是经销商自建的。对于“高管亲戚经营渠道”传言,其表示,波导股份发展到今天,数年间有大量的人员流失和变动,而这些员工很多仍然在从事手机销售的工作。对于“亲戚经营渠道”的说法,“我没有可以证实的信息。”

与此同时,假如波导股份真的对“波导手机工厂店”予以让利,那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嫌疑呢?

记者再次向马思甜求证,其却又改口称,波导股份对所有经销商统一价格、一视同仁,并不存在让利一说。

此外,波导手机业务还涉嫌卷入手机“吸费”链条。

就在上月,据媒体报道,34款“吸费”手机被下架返厂,目前确认涉嫌“吸费”的手机厂商主要包括一些山寨或者是贴牌厂家。让人吃惊的是,国产手机品牌波导、TCL、天语、长虹等也名列其中。

在这起事件中,工商部门总结出的手机“吸费”方式有自动上网、菜单陷阱、收费游戏、短信吸费等。其中较为隐蔽的手段是将“吸费”程序设置成定制SP业务短信,这种短信是定时发送的,手机用户通常很难发觉。即使手机用户打印出话费详单,也会误以为是自己不小心触碰按键发送的。

有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揭秘,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了一个手机预置“吸费”程序的完整产业链,有专门的预装公司与手机厂商合作,双方签订协议在手机内预装50~100个用户无法自己删除的应用程序。这样的话,手机硬件厂商即便卖硬件不赚钱,但每卖出一部手机,仍然能够从预装软件商处获得50~100元收益,利润远高于手机硬件制造。

“预装软件还只是第一步,等用户使用手机3个月左右后,这些软件会开始以定时发送短信的方式扣费,一条0.5元左右。而这一部分费用,手机厂商与预装公司一般是五五分成。”该人士表示。

对于手机存在预装软件的质疑,马思甜表示,这种情况在功能机时代出现过,智能手机后应该不存在了,“波导手机自动扣费的事情我不知道。”

[1]  [2]  [3]  [4]  [5]  [6]  [7]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 者:齐文婷 张斯编 辑:安华    联系电话: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波导  
猜你还喜欢的内容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相关新闻
即时新闻
通信技术
最新方案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