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制造 >> 动态 >> 正文
 
富士康是如何炼成的:学习日企生存之道
http://www.cww.net.cn   2013年4月8日 07:52    

对此,富士康的郭台铭采取了关照全体员工的心理健康、设置跳楼防护网、工资翻番等对策。工资翻番当然也给周边地区的日资企业造成了重大影响。日后在内陆建设新工厂时,郭台铭也采取了与当地政府联手招聘员工等对策。

或许是因为向内陆移转时相关工厂的建设速度过快,2011年5月,由于在制造铝合金机壳的抛光工序中对研磨粉的处理不够充分,一家工厂发生了粉尘爆炸事故。但之后应对措施的快速着实令人咋舌。那么大规模的工厂改造竟然在基本维持原产量的前提下于短期内完成,而且还实施了广泛利用机器人的大幅自动化。

关于机器人,根据媒体的报道,郭台铭曾在2011年表示“将在数年内引进100万台机器人”,但笔者觉得,在短期内达成这个数量似乎有些困难。在笔者看来,虽说富士康不仅自己制造机器人,还在向外部大量购买。工厂内的机器人的确有所增加,但能够使用机器人的领域目前还仅限于生产加工领域,组装、检查领域在未来都很难实现大规模采用。这是笔者根据工业机器人发达国家日本的经验做出的判断。

迄今为止,富士康的业务规模快速扩大,最近还拿下了苹果产品的大部分订单,在外人看来,该公司的业务发展极其顺利。然而,富士康如今面临着快速发展带来的诸多难题,在雷曼危机等危急时刻,生产也遭遇了与规模成正比的低迷(详见图示)。

富士康不能回避的问题

但就结果而言,富士康并没有受到像其他电子产品企业那样严重的打击。有人说这是外包生产的优势,也有人说这是因为快速做出应对的郭台铭具备罕见的经营才能。

另一方面,郭台铭扩大业务的意欲愈发旺盛,最近甚至打算增加对陷入全球性低谷的液晶业务的投资。不过,在富士康的身上,笔者也发现了几个问题,不知这是不是该公司的弱点所在。

首先就是郭台铭继承人的问题。

富士康采用近似于客户业务部的体制,积极让能够独立的部门上市。具体的例子包括开发液晶的奇美电子(Chimei/Innolux)和开发手机的富士康国际控股(FIH),这两家公司如今都属于低迷行业,经营并不算顺利。无论是业务部还是独立企业,如今的经营都在由创业者郭台铭亲自进行着指挥。

而且,按照富士康的体制,一旦发生问题,就连微小的细节也要由郭台铭直接下达指示,业务发展到如此庞大的规模,就算能力和体力再胜于常人,凭郭台铭一己之力,估计早晚都会达到极限。这其实也是创业者创下丰功伟业的企业的通病,有看法说,即便是如今像超人一般的郭台铭,随着年龄的增加,健康问题和继承人问题总有一天会成为富士康的课题,这种说法其实不难理解。

其次,生产技术机密能否得到保护,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富士康在中国大陆是名副其实的最尖端高科技企业。在美国拥有的专利数量也能排进前十。生产的几乎都是世界一流企业的产品。看到在自己身边不断壮大的富士康,中国的企业家自然也想创办同样的业务,如今,他们都在虎视眈眈地等待机会。在未来,即使下面的格局成为现实,也无需大惊小怪。

“不仅富士康的竞争对手与当地政府联手,作为该公司客户的发达国家企业为了降低价格,也采取分散采购的战略,支持新进企业的发展。然后,在客户的协助下,生产技术出现外流,中国资本的竞争对手将由此诞生”。

或许是为了提防这种现象,最近富士康对信息管理变得极为严格,甚至禁止向公司外部发送邮件和携带个人电脑上班。在工厂里,生产设备去掉了制造商的铭牌,市售的生产设备名称似乎是重要的企业秘密,这或许也是上述对策中的一项。

第三,通往全面ODM的道路并不平坦。

恕笔者再说一次,富士康是从代工生产注射成形部件起家的公司,该公司自身的品牌仅限于连接器。既然是代工生产,产品策划、设计、试制、功能确认大多是客户的工作,就代工生产机械部件来说,富士康的主要工作是在拿到指定了材料的设计图纸后,按照要求进行生产。因此,富士康在制造方面拥有高超的技术和经验。而且对IT技术运用自如,甚至可以说在日本人引以为傲的“精巧”技术上也毫不逊色。

[1]  [2]  [3]  [4]  
关注通信世界网微信“cww-weixin”,赢TD手机!
来源:投资者报   编 辑:高娟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富士康  
猜你还喜欢的内容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相关新闻
即时新闻
通信技术
最新方案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