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制造 >> 产业观察 >> 正文
中兴的第二次机会
2007年9月4日 21:48    新浪科技    评论()    阅读:
作 者:IT经理世界 吴颖

    在华为押错了方向的CDMA和看不上眼的小灵通领域,中兴全面开花。在联通CDMA一期招标中获得9亿元的大单,在二期招标中,又夺得15%的市场份额,标的金额15.7亿元。小灵通方面,中兴更是成为了主导厂商之一,鼎盛时期的销售额接近100亿元人民币。2001年到2003年,是中兴逼近华为的最好契机。2003年,中兴的合同销售额已是华为的80%,这也是2000年之后最接近的一年。

    2004年随着管理变革的顺利推行和国际化战略的深入推进,华为迎来了又一次发展高潮:2004和2005年,华为营业收入的增长率分别高达42%、56%,2006年更是高达85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中兴在2006年却遭遇业绩低谷,净利润下滑了32%。这个时候的中兴与2002年前后华为的处境非常相似,国内小灵通市场急剧萎缩,海外市场仍然处于投入期。现在,当华为正在经历成本上升与利润率下滑导致的“第二次极限”时,中兴也迎来了继CDMA、小灵通之后的第二次机会。

    “中”“华”步伐不一致的表面起因是,在万门交换机之后,中兴在向无线的转型,海外拓展等方面的确比华为起步晚了。但根本原因在于两家公司截然不同的企业性格。中兴最常采取的策略是低成本尝试,不排除任何新的机会,也不会在任何机会上过多押注,直到形势完全明朗后,再加大投入,以实现突破。这种策略的好处是可以把尝试的风险降到最低,同时不至于完全失去某个机会。在市场不确定性非常强的产品上,这一策略尤其适用。

    而华为则是典型的“冒险家”,一旦认准了某个市场,就会全力以赴,如果不看好某个机会,则会全盘放下。它奉行的是高投入高产出。在一定时期内,集中优势兵力,做好最重要的事,以实现局部突破。人们把华为比喻成“狼”,而把中兴比喻为“牛”,狼和牛似乎很难齐头并进。

    企业迥然不同的风格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个性分明的企业家性格。侯为贵个性温和,行事稳健,而任正非严厉并富有攻击性,敢于冒险,不循常规。工程师出身的侯为贵在企业内部推行的是温情主义和中庸之道;拥有14年军旅生涯的任正非倡导的是军事化管理和冒险精神。作为创始人和精神领袖,他们的个性无形中转化成为了企业的性格。

    “中”“华”作为中国同一行业的优秀企业,虽然在过去的几年中,一直处于交错式的发展中,但两家公司在很多地方也越来越相像。比如,中兴在管理模式上开始向华为靠拢,而华为也不再把“狼性”视为自己的唯一性格。无论是中兴还是华为,都在努力更多地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考虑企业未来的发展策略,他们在追求世界级企业的道路上很可能最终殊途同归。

    企业家虽然决定了企业的性格,但是优秀的企业往往有些东西是共性的。企业必须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跳出企业家的性格框框,这样才能真正的走向卓越和基业常青。

[1]  [2]  [3]  [4]  [5]  [6]  [7]  [8]  编 辑:颜溢辉
关键字搜索:中兴  华为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