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中国国际通信展 >> 通信展首屏 >> 周刊通信展系列报道 >> 正文
通信展后的冷思考
2007年10月29日 17:14    通信世界周刊    评论()    
作 者: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研究员 高旭东

    通信展是热闹的,也是重要的,因为企业可以展示自己的实力,可以了解行业的动态。 但是,在热闹的同时,也需要冷思考:究竟哪些基本因素在左右通信产业的行业演进和企业兴衰?我们的长期研究表明,需要特别考虑国家政策的影响、新业务发展的特点以及竞争优势的来源。

    国家政策的影响

    电信产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在很长的时间里,各国政府的管制都很严格。比如美国,AT&T在没有解体以前,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从上世纪早期就开始“合法”垄断着美国的电信业务。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国家,特别是英国和美国,实行了经济自由化政策,政府管制有了明显减少。但是,从可预见的未来看,如果技术进步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能够改变其天然垄断性质,电信产业仍将属于公用事业的范畴,国家政策的影响仍将是巨大的。换句话说,自由竞争、利润最大化在电信产业要大打折扣,国家控制、国家利益、社会目标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从我国的情况看,国家对电信产业的控制仍比较严格,比如运营商的数量限制、业务范围限制、价格调控、运营商之间关系的调整等。为什么要有这些限制呢?主要原因有四点。

    一是从全世界范围看,还没有一个理想的管制模式,包括自由化走得比较远的美国,还没有既能够提供基本的电信服务,又使运营商和制造商,特别是运营商,能够健康发展的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是非常谨慎地走一步看一步。

    二是我国的运营商都是国有企业,虽然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但是对电信、金融、公用设施类的国有企业究竟如何定位、如何管理、如何改革,还没有找到明确的答案,更不用说理想的答案。

    三是中国是一个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将来更是如此,从国家国防和经济安全的角度,必须有自己能够控制的电信网络。

    四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已经认识到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自己的技术标准将面临严峻挑战,需要运用国家的力量战略性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和技术标准。

    由于上述原因,国家必然要对电信产业实行比较严格的控制,包括改变企业发展目标、重组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等。

    新业务发展的特点

    影响电信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新业务发展的特点。比如,发展新业务(包括3G业务)、实现电信转型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是,时至今日,为什么转型的效果有限?一个重要原因是对电信业新业务发展的特点缺乏足够的认识。

    根据技术创新的理论和实践,在技术和市场同时发生巨大变化时,企业将非常难于应对,探索和确定新业务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现有的战略将会失效,由于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企业也难以根据传统的战略管理理论制定新的战略。比如AT&T,面对20世纪80年代初期巨大的技术、市场以及管制变革,从1984年开始就一直在探索,但是直到1989年才对如何应对挑战和抓住新的市场机会有了一些信心。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一过程中,AT&T的很多探索,包括进入计算机领域以及开拓国际市场,都失败了。因此,失败可能是探索和确定新的有效的发展模式所必需的。

    从2G向3G的过渡、发展3G业务就是这种情况。以发展3G业务为例,目前人们非常关注3G对个人用户的影响。那么,3G对企业和组织用户的影响是什么?从经济企业效益的角度看,国外电信业发展的历史表明,这可能是更关键的一个问题。另外,可能的3G业务虽然很多(比如视频新闻移动在线游戏,移动视频点播,移动定位,个人财经等),但是哪些业务会发展起来,哪些发展不起来,并不清楚;同样重要的是,运营商可能没有必要涉足所有3G业务,因为战略管理的核心是根据企业的能力和竞争优势,确定哪些业务企业必须进入,哪些业务可以舍弃。再者,有没有可能实行差别化战略?比较流行的看法是,3G业务是以需求为导向的,可以实现差别化。我们认为,起码从上述3G业务的内容看,实行差别化战略并不容易,因为内容本身很容易被模仿。

    另一个特点是,在新业务发展的早期,依靠外部力量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其它企业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的了解更少,面临的不确定性更大,也更不愿意冒险。在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发展的早期,创新者可能需要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起来。在新市场发展起来以后,更多地利用其它企业的力量可能更有效。这对发展3G业务有很大的启示:在新业务发展的早期,由运营商直接开发、提供某些3G内容,可能是一种有效的策略。这同目前普遍的看法是不同的:内容提供是3G产业链中最薄弱的环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运营商需要同众多的内容提供商进行广泛的合作。

    竞争优势的来源

    电信企业特别是电信运营企业需要考虑的另一个基本问题是竞争优势的来源主要有哪些。从我国的情况看,电信运营商的创新能力,特别是不断推出新业务,是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但是,国家政策可能是更重要的因素。比如中国移动的优势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它的领先优势:首先进入移动运营行业,首先建成覆盖全国的网络,这都是国家政策造成的。另外,国家控制移动运营商的数量,也是重要原因。这些政策如果调整,比如重组运营商,再建立1~2家同中国移动实力(网络、用户、财力)一样的企业,情况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3G时代,由于国内设备制造企业的发展以及新业务发展的特点,国外设备商对竞争优势的贡献会大大降低。这是因为不同于2G时代产业链中的有关企业有明确的分工,3G时代的业务更复杂,技术和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很多技术问题和市场问题需要3G产业链中的所有企业来共同解决,企业间需要进行紧密的合作,而且这种紧密的合作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长期的、经常的。根据著名创新专家Bengt-AkeLundvall 的研究,在技术迅速变化的情况下,经常的面对面的交流是必须的,而共同的文化背景是这种交流的重要基础。这就说明,电信运营商同国内企业之间紧密合作的重要性大大上升了。在这一点上,我国的电信运营企业缺乏有关的经验,不像AT&T、NTT、加拿大贝尔等企业,历史上拥有垂直一体化或准垂直一体化的企业结构,设备制造与电信业务提供曾经紧密结合在一起。

    作者简介: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战略、技术战略、技术能力培养。198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7-2003在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MITSloanSchoolof Management)学习战略和国际管理,2003年获管理学博士学位。对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和对策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社会学习理论”,“后来者劣势”理论,以及在国际化条件下企业竞争战略与技术战略选择的“障碍—机会”理论框架,对于中国企业为什么要进行自主创新、能不能进行自主创新以及如何进行自主创新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编 辑:高媛
关键字搜索:国际通信展  新业务  竞争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