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运营 >> 国际运营 >> 正文
 
软银是如何以小搏大、实现反转的?[图]
http://www.cww.net.cn   2013年7月3日 13:47    

日本软银(Softbank)最近成为热点话题,因为其收购美国运营商Sprint的举动,声称要进军全球第一大移动运营商。而软银在日本市场的成功也早为人所称道。经过多年的发展,软银净增用户份额多次持续领先,收入份额接近行业第二名的KDDI,利润率在日本领先,

这是一个以小搏大,改变市场份额的成功故事。

说起孙正义的软银,国内很多人对它的印象是家互联网投资公司。软银确实对中国互联网公司进行了大量投资,如阿里巴巴、盛大、人人网、PPTV等。但其实从收入和业务结构上看,Softbank是一家电信企业。2006年,软银携Yahoo! BB大举进入移动通信行业时,近一半的营收来自移动通信业务。发展到今天,软银集团现在只有10%不到的营收来自互联网,其中66%的营收来自移动通信业务。

过去六年多,软银成功抓住了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机遇,受益于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真正把移动互联网的爆发转为自己的增长,其成功的基础是就其关键的移动通信业务Softbank Mobile("软银移动")。

与很多媒体传达给普通读者的感觉相反,软银移动的成功并非是一个奇迹或者精神意志力改造传统产业的神话传说,而是一个脚踏实地的管理带来业绩改善的平淡故事。

改造沃达丰日本

Softbank Mobile前身是软银集团收购的Vodafone K.K("沃达丰日本")。软银对沃达丰日本的改造经历了多个阶段。首先要说明的是,有很多报道认为,软银是依靠“低价格”或者“价格战”来打赢市场,通过推出“网内通话免费”来赢得客户的,这样的理解首先不符合市场事实。沃达丰日本作为市场份额最小的运营商,一直搞低价策略。但这样的低价竞争并没有给沃达丰日本带来多大的份额,反而将它推到了崩溃的边缘,3G用户增长缓慢,流失严重,也导致沃达丰集团对日本市场失去最后的信心,将沃达丰日本卖给软银收场。另外,全球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小的运营商,包括中国的运营商在内,依靠“网内通话免费”等低价策略都没有改变市场格局。这样的策略事实上是不成功的,它无法解释软银持续多年的在日本市场风生水起,更不能解释软银崛起背后的真正原因。

前iPhone时期

解释Softbank Mobile的成功要从Softbank的“输血、造血、发展”开始。收购之后,软银移动首先采取了四项措施:增强3G网络、丰富终端、丰富应用和优化营销和品牌。这几项措施在2006年至2008年间是整个软银移动转危为安的基础,并为软银接下来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增长潜力。

——增强3G网络

在网络方面,软银在收购后很快就决定大力投资建设新的基站,来弥补网络建设和覆盖的不足,希望改变用户对软银网络差的印象。光2006年到2007年一年不到的时间里,软银就将基站数量翻了一倍多,从收购时的2万个站增长到2007年8月的4.6万个3G基站,这使得用户对软银的网络满意度得到了初步的改善。虽然用户对整个网络感知的优化直到2012年后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当时软银对网络的大幅度增加投资,确实对填补网络短板方面起到了正面作用,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原来沃达丰对日本3G网络早期投资不足带来的问题。

这个目标并非十分容易实现,这直接导致软银集团投资巨增,在2006年资本性开支就增加到了3898亿日元,直到2008年才回落到66%左右。软银集团当时还面临用于收购沃达丰日本的巨额债务,这对软银接下来整体的财务压力很大,一直影响后续经营。

——丰富终端

[1]  [2]  [3]  [4]  
关注通信世界网微信“cww-weixin”,赢TD手机!
来源:虎嗅网   编 辑:王熙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运营商  Sprint  移动  KDDI  互联网  阿里巴巴  电信  移动通信  多媒体  沃达丰  3G  iPhone  网络  基站  手机  NTT  松下  东芝  NEC  手机电视  雅虎  固网  宽带  融合  整合  ARPU  室内覆盖  中国移动  三星  
猜你还喜欢的内容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相关新闻
即时新闻
通信技术
最新方案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