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1年到2011年,中国电信业规模由世界“准一流”水平发展成“世界一流、国际领先”水平,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程度显著提高,政府主管部门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不断攀升,电信企业的运营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较大跨越,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与“入世”是分不开的。中国“入世”十周年之际,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金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电信业“入世”后虽成绩斐然,但要实现更好的发展,应以更加开放和自信的姿态迎接外商投资和市场竞争。
“最好的防御是进攻”
在“入世”之前,不少中国专家对电信业“入世”的外资入股上限49%的谈判结果持谨慎态度,但事实证明,时至今日,中国不但在电信服务业方面的承诺(包括业务领域、地域、股权比例等)全部兑现,而且电信网络规模、用户规模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第一,中国的老百姓能够与世界发达国家同步享受最新的终端与网络服务。由此可以总结出一个成功经验:“最好的防御是进攻,要不断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陈金桥认为,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关键中的关键,要想使国内的企业在竞争中不被外企“吃掉”,就必须实施“走出去”战略。
近几年,中国电信企业放眼世界,纷纷在美国、欧洲设立分公司,中国移动收购中国香港华润万众和巴基斯坦Paktel公司。通信设备商华为、中兴等则将生意做到五大洲,在海外市场获得利润的同时,也学习到先进的管理运营经验和企业管理经验,“软实力”大大增强。
“不要过分担心安全问题”
陈金桥表示,“入世”之后,中国电信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的同时,较大地提高了自己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均上榜全球500强,华为、中兴在全球通信设备商中位居前五,腾讯、百度等公司市值进入全球互联网企业前列。
但是,外资的引入却略显疲软。“入世”十年来,外资更多地活跃在中国增值电信领域,在基础电信领域,西班牙电信于2005年购入中国网通股份,韩国SK电讯2007年入股中国联通,沃达丰2001年购入的中国移动股份则于2010年全部卖出,除此之外,外资鲜有涉足。
原因何在?陈金桥认为,除了国家对本土企业有强烈的保护意识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对安全问题的考虑。据当年参加“入世”谈判的原信息产业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彩回忆,当时中国就限制开放外资份额与美国谈判的首要理由就是国家安全。
陈金桥说,其实关于个人信息安全、技术安全、国家信息安全等一系列安全问题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无时不在,然而今天,我们自己的安全防控系统或软件还得依靠国际进口。所以,我国的本土企业,特别是非国资企业没有经过激烈竞争带来的洗礼,是不利于成长的。
当然,为了回应美国和欧盟的开放要求,中国在国内配套政策的规范引导方面也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中国2008年颁布了修改后的《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将外商投资全国性基础电信企业的注册资本金由20亿元降到10亿元,省级基础电信企业由2亿元降为1亿元,大大降低了外商投资的经济门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