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通信世界 >> 总第605期 >> 互联城市 >> 正文
 
TSP服务平台成车联网发展核心
http://www.cww.net.cn   2013年6月24日 14:55    

放眼全球,美国、日本的车联网应用起步较早、发展成熟。美国通用OnStar于1996年就迎来第一批客户,近年来OnStar在美用户数已经超过500万,占据北美市场的主流地位;据美国一项汽车专业调查显示,超过75%的OnStar用户表示愿意在他们的下一辆车上安装OnStar系统,并且有接近90%的用户会推荐他人使用该产品。OnStar在紧急呼叫、路边救援、气囊弹出自动探测、车辆状态自动诊断、远程开门或声光服务、E-Mail提醒等方面特别受用户青睐。日本的VICS(Vehicl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道路交通信息通讯系统)是最典型的在本土普遍开展具有较高层次的车联网信息系统。VICS于1996年正式提供信息服务,2003年基本覆盖全日本,目前日本安装VICS终端的车辆已超过3000万辆。VICS将警察部门和高速公路管理部门提供的交通路况、驾驶所需时间、路面施工、车速与路线管制以及停车场空位等信息在VICS中心编辑处理后及时传送给使用者,大大降低了社会成本,构建了车辆互联、多方服务的信息化生态环境。

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汽车保有辆也逐年稳步提升,车联网已逐渐由概念走向应用。2012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约1.2亿辆,汽车驾驶人数超过1.8亿,预计2020年汽车保有量将超过2亿辆。伴随着车载终端、传感器、云计算与语音识别、呼叫中心、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度融合,车联网产业也将日趋成熟。同时车联网已列为国家“十二五”期间重点项目,成为汽车工业继“绿色”之后的第二大核心主题。在市场需求驱动下,预计未来五年车联网的投资将超过1000亿,到2020年国内使用车联网服务的车辆将超过1亿。

总体来看,相比较发达国家,中国车联网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产乘用车中约30%的品牌配备不同性能的车联网系统,约20万用户正在体验车载信息服务,然而其中大多应用集中在传统的GPS服务及高档车型个人应用。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向业务实质的纵深发展,集信息通信、环保、节能、安全等融合性技术的车联网必将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拓展产业,各显神通

根据Gartner对于2012年新兴技术的发展判断(图1),消费级车联网(Consumer Telematics)近几年来正处于一个稳步发展的阶段。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日本车联网市场,各大主要的车联网服务提供商都希望借助自身的客户优势、网络优势、平台优势、系统优势等,形成对产业链的主导,从而推动以自身为核心的产业链发展壮大。

车联网整个产业链,按节点可划分为最基础的五大重要角色(图2),分别为CP(Content Provider,内容提供商)、NP(Network Provider,网络提供商)、TSP(Telematics Service Provider,车联网服务提供商)、EP(Equipment Provider,终端提供商)以及VM(Vehicle Manufacturer,汽车制造商)。

行业内各节点企业都希望借助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并提供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以确保不需要大量的前期投资的可持续商业模式。同时也可以看到,在车联网推广普及过程中,发展模式也成为一个主要的制约因素,直接决定未来车联网的走向,产业链中不同的主导企业,由于自身资源的优势和对上下游企业的影响,会形成不同的发展模式和拓展重点。从国内外车联网市场来看,主要的发展模式可分为三类,分别为汽车制造商主导、网络提供商主导和终端提供商主导。

1、汽车制造商主导的产业链

[1]  [2]  [3]  
关注通信世界网微信“cww-weixin”,赢TD手机!
来源:通信世界网-通信世界周刊   作 者:中国电信上海公司网络发展部 | 金羽晔 企业发展部 | 沈鸣编 辑:于光媚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车联网  
猜你还喜欢的内容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相关新闻
即时新闻
通信技术
最新方案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