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新闻 >> 正文
分析:手机制造业面临颠覆性冲击
2007年10月23日 15:20    计世网    评论()    
作 者:李敬

    “欧美市场都是开放的,我们的近邻日本和韩国的手机企业也都是在竞争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的手机企业也必将经历大浪淘沙的竞争。”沈子信指出,只有通过竞争才能促进企业成长,这是行业发展必须要经历的。

    长期的牌照制,保护了中国企业的同时,也形成了缺少压力的温床。这使得中国手机制造企业缺乏技术创新与新市场的开拓驱动力,而长期停留在熟悉的中端市场。

    中端市场并不是保险柜,这块市场较技术驱动的高端市场和需要开拓能力的低端市场更容易进入,因而利润也更容易被摊薄。

    长时间的固步自封,使得中国企业与国际品牌的差距愈来愈大,“产能大、销售低”已成为令国产手机行业尴尬的真实写照。而且,外资和内资企业的收入差距也在进一步拉大。

    去年前11个月,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总计实现销售收入约3.83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三资企业实现销售2.76万亿元,同比增长25%,高出行业增速0.8个百分点,占全行业的近八成;但内资企业的销售收入仅占20%,收入增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3%。

    国际竞争压力增大的同时,手机制造业围墙的倒塌,又预示着将有更多国内竞争者的加入。面对着国际大牌技术阻击和国内市场开放所带来的双重压力,生存在夹缝中的国产手机企业必将被迫走上寻找生存的出路。

    虽然国内的手机企业均表示,由于“形势上不明朗”,不愿对“核准制”的取消与目前手机制造业的现状置评。但实际上,某些国产企业已经开始了尝试。

    联想加大了手机研发的投入;中兴等加大了海外市场的开发;而一些国内品牌还有针对性地开发了双网双待手机;夏新等老牌国产手机企业也在向低端市场进军。

    谁会出局,谁又能够成为国产手机的航母?在不断变化的格局中,手机厂商需要防范更多不可预知的风险。

    评论:偷生恐将难矣

    稍微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身边大部分同事、亲友用的手机几乎都是国际品牌,多普达诺基亚摩托罗拉LG索爱、飞利浦……中国的呢?

    也有。不过谁手里要是拿了一款国产手机,那他就成了人们谈笑中“老土”、“外行”的代名词,还时不时地会被问一句:“怎么想起买这么个破手机!”

    几年前,国产手机的名声并没有这么糟,甚至一度成为人们热捧的焦点。曾记得当年的波导、科健、熊猫,以及随后的夏新等等一批国产手机几乎成了时尚的代言。

    而今,国产手机似乎已成了昨日黄花。取而代之的是“质量太差”、“服务跟不上”、“冒充高科技产品”等评价。

    国产手机的兴衰是与“牌照制”和“核准制”的保护分不开的,当初有“牌照”的保护,国产手机形成了天然垄断,而一时的暴利也让暴发户们昏了头,他们忽略了资金和技术的积累,没能利用那几年的宝贵时间提升品牌与服务。可谓“成也牌照,败也牌照”。

    如今,“核准制”的取消使得“天然围墙”彻底瓦解,国产手机企业完全暴露在市场竞争之下。长久以来徘徊在低附加值、低水准状态下的国产企业怎能应对?

    面对竞争,一些国产手机企业却不思进取,反而搞起了不惜自毁品牌形象的恶斗,看着电视直销里那一部部被“吹”得神乎其神的国产手机,估计每个对国产手机尚有感情的人都会扼腕痛惜。

    在国际大牌技术壁垒与国内市场恶斗夹缝中偷生的国产手机企业们,如果再不痛定思痛,而后励精图治,偷生恐将难矣。

[1]  [2]  编 辑:徐亮
关键字搜索:手机  制造  冲击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