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世界 >> 产业新闻 >> 正文
手机生产许可废止 入网许可仍需批准
2007年10月15日 23:08    新浪科技    评论()    阅读:
作 者:明叔亮

    发改委宣布取消手机生产准入核准制,但手机仍需通过信产部的产品质量许可才能入网。生产TD-SCDMA手机也需获主管部门批准

    【网络版专稿/《财经》杂志记者明叔亮】已经实行三年的手机许可制度终于作古。10月9日,国务院通知取消128项行政审批项目,其中包括2004年生效的“国家特殊规定的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等生产项目核准”,这也意味着这项对国内手机产业带来莫大影响的准入制退出舞台。但是,手机入网仍需获得信产部批准。业内认为此次放开尺度有限。

2007年中国通信业百个成功解决方案评选_通信世界网

    “政府决策让位市场选择,应该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一位资深专家说。

    不过,一家国内手机企业高层接受《财经》采访表示,现在已经不是以前只有九家企业能生产手机的时候了,放开不放开的意义不大。“现在手机市场竞争如此激烈,对那些真正有实力的企业的吸引力并不是很大,而且在放开之前实际上真正想做手机的企业也已经都进来了。”

    深圳宇龙公司总裁助理古勇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手机许可制度取消只限于2G手机。

    1998年,国家出台“关于加快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移动通信产品生产企业严格监管,并对移动电话的生产纳入国家指导性计划,手机生产企业必须获得信息产业部的牌照许可。这一规定一度将创维、侨兴等民营投资企业挡在了手机市场之外。不过,部分拥有牌照的企业则将自己手中的牌照变相倒卖出去。

    2004年,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的生产项目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根据规定,在满足特定的规模以及研发需求条件下,非国有投资企业也可以申请获得手机许可。

    手机核准制在一定程度降低了手机市场进入的门槛,但是依然争议不断。有专家认为,核准制未能有效控制产能,发放手机许可的速度过快。自国家发改委正式实施核准制以来核准的新增手机企业有41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11家,国内企业30家。8月20日,发改委刚刚发放了四张手机牌照,分别给郴州高斯贝尔、深圳市汇讯通讯、深圳市宝捷讯电子和中保移动技术

    “政府决策不见得比市场选择更有力”,上述信产部专家认为,过去政策审批的结果的确导致了一些牌照转让交易等等行为,调控政策执行并不到位。

    此次取消手机许可,将手机市场进入门槛降到最低,借市场竞争促进市场良性循环,会带来手机市场新的重组。同时,更多企业的进入,也能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好事。

    据了解,发改委的手机许可制度取消之后,手机企业产品投放市场仍旧需要通过信息产业部的产品质量强制性许可,获得信息产业部发放的入网许可证。这实际上意味着经过三年发改委主导之后,手机市场的入门权再次回到信息产业部手中。“技术监督、工商等多个政府机构将会保证市场竞争的秩序”,上述信产部专家表示。

    另据一家手机生产企业高层透露,在本月月底,国家发改委有可能会开始发放TD-SCDMA终端的生产许可。据其介绍,此前的两个月时间里,发改委已经考察了有关企业的终端技术研发能力,并会参考TD-SCDMA联盟以及中国移动相关的TD测试情况,发放TD终端的生产许可,预计首批的TD终端许可企业会有10家左右。

    “但是TD许可的发放还有一定的变数,月底也只会是开始发放,具体的发放情况还要看届时的终端企业的准备情况。”这位企业高层说。

编 辑:张翀
关键字搜索:手机  入网  许可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