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漫游费何去何从 >> 媒体报道 >> 正文
漫游费争议暴露公共产品定价缺陷
2008年1月29日 09:15    搜狐IT    评论()    
作 者:深圳商报 胡 蓉

    质疑三

    听证会怎能搞成“一言堂”?

    郭绍俊(山东读者):这次听证只给重要环节的消费者代表发言每人5分钟,而且听证会此前抛出的两套听证方案,也没有任何关于漫游成本、方案制定依据的相关说明。这种“自说自话”的局面有独霸听证会话语权之嫌。为何不给代表多一些时间将自己的观点材料作全面详尽的说明?这让人想起2003年7月15日那场历时5小时也激辩了5小时的民航价格听证会,何等痛快淋漓!这次听证会肯定不会出现“尴尬”的局面了,举办如此“一言堂”的听证会其必要性就值得商榷。

    陈光明(四川读者):参加听证会的四川消费者听证代表黎香友对国家发改委和信产部发的听证材料表示了不满,他发现这些材料似乎与本次听证会没有多少必然联系。发一些跟国内手机漫游成本毫不相关的资料给听证代表们,显然有转移听证代表注意力之嫌。此次听证会的目的是要“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而不是维护本系统的内部经济利益。

    质疑四

    专家如何保持独立性?

    朱四倍(河南教师):从著名电信专家阚凯力教授要求完全取消漫游费到要求取消的只是漫游建立费,可以看出专家意见在摇摆。听证会组织部门选择专家的自由裁量权和信息披露上的不规范,是专家意见丧失公信力的重要原因。决策主体可以很便利地挑选专家进行咨询或论证,被选中的咨询专家也易受决策机构特定政策偏好和倾向的影响。特定利益集团因而可能通过选择自己的专家,为特定利益诉求的合理性进行专业化论证,放大特定利益表达的声音,压制甚至排斥其他利益团体对决策的影响。

    杨金溪(安徽编辑):手机漫游费听证会方案制定者之一的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对漫游费的解释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不得不让人生疑:专家是否遇到了无法摆脱的外界压力?专家有什么压力,我们并不清楚,但是,不让制定听证方案的专家有压力,还是应该引起重视的。笔者认为,今后凡是涉及民生利益的各类听证会,必须在制度上保证有关专家不受外界压力的干扰。一是制定听证方案的专家,如果遇到与提出听证项目的行业及单位有着利益关系的情况,应该采取回避制;二是约法三章,无论是参与听证方案的制定者,还是提出听证项目的行业及单位,不得行贿受贿。专家一旦获取了不正当利益,就有可能使听证会变得不公正。

[1]  [2]  编 辑:小岛
关键字搜索:漫游费  漫游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