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虚拟运营商生不逢时:语音通话市场已成鸡肋
http://www.cww.net.cn 2013年6月13日 07:46
自日前工信部推出俗称为“虚拟运营商”的改革方案后,截至目前已有多家公司表示将争取“虚拟运营商”牌照,这中间包括三类企业,零售连锁企业、增值服务商、电子商务企业,不过,根据对一些参与企业的了解,普遍积极性不高,原因是语音通话已成“白菜价”,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的市场前景并不乐观。 “鸡肋”式抉择 根据工信部的解释,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是指从拥有移动网络的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购买移动通信服务,重新包装成自有品牌并销售给最终用户的移动通信服务,而圈内都称获得这种业务牌照的叫虚拟运营商,其实就是卖自主品牌的手机通话卡或者短信包。 “目前一些企业在准备参与,但相互打听的结果是,各家投入都不会太大,因为手机通话卡这个零售市场的规模不大,无法做大,做大了抢了三大运营商的饭碗,那最终也会被捏死,”一家家电连锁巨头的3C总监如此透露目前参与企业的心态。 这种心态主要来源于对市场的不乐观。根据工信部最新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国移动短信业务量2321.4亿条,短信总量同比增长微不足道的0.5%;更让运营商难过的是,除掉群发短信后,点对点短信量同比下降10.9%,月户均点对点短信量达到52.6条,同比下降11.2%。 问题同样出在语音通话市场。根据中国移动一季度的业绩报告,2013年一季度,中国移动总通话分钟数达10375亿分钟,比上年同期增长3.9%;但是,平均每月每用户通话分钟数只有488分钟,同比下降2.98%,也就是说,占中国移动重要收入来源的语音通话收入出现了重大问题,人均通话量在下降。 这并非中国移动第一次出现这种问题。2012年中国移动的用户总通话分钟数达到41,923亿分钟,比上年增长7.8%。但是,语音业务2012年营收3680.25亿元,较去年仅增长1%。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靠卖手机通话卡和短信包,虚拟运营商的前景肯定不妙。 生不逢时 据悉,目前一些拟参与虚拟运营商改革的厂商心情负杂,正如有人如此评价道:“做,可能费劲又没收益,不做,难得的进入另一个领域的机会错失就可惜了”。 还有人认为,主要是虚拟运营商改革生不逢时,如果换在是10年前,虚拟运营商们将赚得盆满钵满。 2005年9月2日,一则名为《关于调整部分电信业务资费管理方式的通知》下发,电信资费的定价权完全全部交给了运营商,标志着电信资费走向市场化,与国际惯例接轨,也从此掀开了手机资费全面、猛烈的价格战。 此后,在国家部委主导下,手机通话普遍实施了单向收费、长途话费简化等,使得资费进一步下降。 到了2011年,时任中国移动董事长的王建宙都承认,过去运营商有价格弹性,但现在没有价格弹性了,基本通话费降价的余地越来越小,就是说,再降价,也就这种资费水平了。 中国联通总经理陆益民也曾表示,电信市场过去的发展最能体现改革开放中市场经济的力量。过去十年,物价飞涨,大多数费用都在上涨,而电信资费却在以每年10%的速度下降。 再加上微信等OTT业务将语音通信市场部分搅成了免费市场,整个语音通信市场的油水被逐渐榨干了,此时再进行虚拟运营商的改革,即便获发牌照,也已经意义不大。而假如在10年前就开始这项改革,那今天产生一个虚拟运营商巨头,不是不可能的。 创新不足 从全球来看,各国的虚拟运营商也大多数不成功,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创新不足,主要沉溺于价格战,用更低的资费吸引用户,但时间一长,很难支撑下去。 目前,全球共有1100多家移动虚拟运营商,其中大部分位于欧洲、北美等发达地区。Informa Telecoms & Media 的研究显示,2011年全球共有移动虚拟运营商用户1.05亿户,占全球移动电话用户数的1.8%;该公司预计到2015年,全球虚拟运营商的移动用户数将达到1.86亿,占全球移动电话用户数的2.6%。 [1] [2]
来源:新浪科技 编 辑:高娟
关键字搜索:虚拟运营商
猜你还喜欢的内容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