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IDC公布了今年Q2全球PC市场出货量报告,今年第二季度全球PC出货量达到7440万台,同比下滑1.7%,虽然出货量依旧在下滑,但是从数据上来看,PC基本上已经回稳。与此同时,英特尔和微软财报与PC相关业务的亮丽表现也从侧面印证了传统PC产业企稳或者说触底的事实。究其企稳的原因,曾经一度给传统PC产业造成外部竞争压力的以苹果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的增长放缓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平板手机冲击平板
IDC在今年5月曾将全球平板电脑的出货量预期下调了5.9%,并认为平板电脑市场将会在今年面临更多的市场挑战,并有可能在今年下半年趋于疲软,这从IDC预计今年全球平板电脑市场增幅仅为12%,远低于去年52%的预测也见端倪。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得曾经疯长的平板电脑(PC的年出货量用了40年才达到2亿台,而平板只用了不到四年就打破了这一记录,在2013年达到2.19亿台)增速减缓?目前业内流行的观点是手机平板(大屏手机)的快速增长及对于平板电脑的替代作用。
在此我们不妨看下与苹果同期发布的三星财报。在过去的一个季度中,三星利润出现了24%的大幅下滑,而三星解释下滑的原因之一是手机平板对于自身平板电脑业务的冲击。而从上个季度,三星平板电脑出货量仅同比增长1.6%看,这个理由还是很有根据的。至此,目前全球排名前二的平板电脑均出现销量下滑及增长放缓的情况,并联系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2.79亿部,比上年同期增长29%,同期内5英寸及以上机型销量增长369%的事实,业内对于平板电脑增长放缓或者被冲抵的主要原因就是手机平板快速增长的判断还是很有根据。
换个角度说,手机平板在促进智能手机增长的同时,也稀释了平板电脑对于传统PC产业的冲击力。不过我们关心和质疑的是,为何拯救PC的不是PC产业中被Wintel喻为传统PC产业再创新的PC属性更强的平板/PC合一的混合本,而是手机属性更强的平板/手机合一的手机平板?尽管它们都有平板电脑的部分属性。
我们之所以质疑,是因为早在手机平板爆发性增长之前,Wintel就已经意识到平板电脑对于自身传统PC业务的冲击(至少是部分的替代市场效应),并且率先推出了平板/PC合一混合本(最初被称为超极本)及对应的Windows8系统。但最终市场事实(销量及在OEM厂商与传统笔记本的比重上)却证明混合本的市场表现并不理想。
混合本与手机平板融合 形似神不似
面对平板电脑在功能(娱乐为主)及体验方式(触控为主)对于传统PC用户的分流,直到今天,我们丝毫不否认平板/PC合一混合本推出的简单逻辑。即通过在传统笔记本上加入触控功能,以期留住已被和即将被平板电脑分流的新旧PC用户,同时还可以部分吸引单纯购买平板电脑的用户。但问题就出在了这个简单的逻辑上。即平板电脑之所以会分流部分PC用户,不仅仅是触控功能,而是触控功能与应用或者说是与生态系统结合所造就的体验,也就是说触控与生态系统是密不可分的。
以Wintel组合为主的混合本尽管加入了触控功能,但与之相配的生态系统却远远落后。据相关统计,在在苹果iOS 100大热门应用中,Windows商店仅有54款,略超半数。这意味着如果混合本的用户要使用类似平板电脑的功能时,其仅在100大热门应用中就少了一半的选择,如果从整个生态系统应用比较,差距会更大。
与混合本相比,手机平板由于屏幕介于标准平板电脑和标准智能手机之间,使得其可以沿用或者稍加改动就可以适配目前智能手机的生态系统,并让用户得到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兼具的良好体验。即手机平板以最小的代价在平板和手机之间(功能和体验)取得了最佳的平衡。重要的是在生态系统上大大领先于混合本(均是相对于平板电脑生态系统而言)。
提及平衡,除了上述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外,在设计、功耗、便携性等因素上,手机平板也比混合本做得到位得多。例如在便携性和功耗上,手机平板要高于市场中的标准平板和Mini平板,相比之下,同为移动设备的混合本在此却远远落后于平板电脑,这也使得在与平板电脑相比时,混合本的软肋相当明显。而手机平板反而是优势凸显。
最后就是市场和用户关心的价格。混合本的价格一直为业内所诟病,并被认为是其发簪一直不温不火的主要原因。业内知道,作为融合跨界产品,性价比是相当重要的。如果一个跨界融合产品的价格还不如用户分别去购买代表各自功能产品的话,这个融合跨界产品将难有竞争力,至少会给用户的选择带来很大困扰。具体到手机平板和混合本,手机平板介于手机和平板电脑之间的价格对于其市场定位的手机和平板用户来说均具有吸引力,而混合本高于平板和传统笔记本的价格对定位在平板和传统笔记本的用户带来的更多是困扰,甚至是放弃(要么选择平板电脑,要么选择价格相对便宜很多的传统笔记本)。
不可否认,跨界融合目前已成为产业的发展趋势之一。但从同样跨界到平板电脑的手机平板(始于智能手机)和混合本(始于传统PC)冰火两重天的市场表现看,如何跨界?跨界的同时,如何做好融合及二者的最佳平衡(生态系统、体验、价格等)值得业内好好研究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