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业界观点 >> 正文
 
微信收费背后:故事比口水战精彩
http://www.cww.net.cn   2013年4月23日 08:11    

非 洲 某 国 运 营 商 曾 针 对Facebook做了一个流量包:所有对facebook域名下的URL的访问流量被算进包里,整个包的价格很低。

这种模式在国内也有,中国联通就和新浪微博合作:所有的经由红围脖客户端、走3GWAP的APN的上下行流量被算进包里,整个包每月2元包2GB流量。

说到底,运营商与腾讯的微信收费之争根源是无线频谱的稀缺有限。解决运营商和OTT矛盾可以借鉴美国,Google等互联网公司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申请各类频段与牌照,以进行虚拟运营。

我了解到的最新情况是,中国联通已经和微信合作,在广东的沃派品牌上提供了定向流量包,做流量经营上的试点。同时,国家在考虑开放民营经济参与虚拟运营。

这两件事,让我有理由相信,微信收费事件会在不久的将来圆满解决。

终结争端:要智慧,更要妥协

谭炎明

德国电信咨询公司中国区高级顾问,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关注电信行业的沧桑变迁。

新浪微博:@谭炎明

就目前事情的发展态势来看,最优的方式应是腾讯放弃强硬,运营商退让一步,彼此在利益分配上达成妥协和共识:即腾讯尽快明确其商业模式获取稳定持续的收入来源,同时利用部分收入适当补偿运营商的资源占用和业务冲击。

运营商:要OTT,不要微信

早年运营商的移动数据网络是封闭的,他们通过“封闭花园”的模式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即只有运营商的合作伙伴(SP/CP)才能在移动数据网络上向用户提供服务并收取服务费。

在这种封闭模式下,运营商能完全掌控整个价值链,而且具有极高话语权;但这种封闭且前向收费的模式束缚了移动用户使用移动数据的需求,使得手机上网用户规模和流量规模发展较为缓慢。

为了刺激业务增长,越来越多运营商选择逐步开放移动数据网络,即将运营商内网与开放互联网打通,允许用户自由访问互联网上的各种内容和应用,也就是所谓“开放花园”模式。这种模式下,运营商早年经营的“移动梦网”之类的前向收费业务由于开放互联网上的大量免费业务的冲击逐渐式微,但用户使用移动数据的热情却被免费的内容大大激发,由此运营商的移动数据流量呈现井喷式增长。

移动数据业务流量飞速增长,运营商相关业务收入也呈现快速提升,应该说微信、微博、免费WAP等广大OTT内容应用功不可没,运营商需要这些OTT们。但话又说回来,其实运营商并不是欢迎所有的OTT,尤其是那些借助移动数据通道对其短信、彩信甚至语音业务造成直接替代和冲击的OTT应用,比如微信等。

从电信监管的角度来说,法规并没有强制要求运营商必须开放其移动数据网络,“网络中立”的原则在移动网络并不适用,即便在美国、西欧等这种电信监管非常严格的市场也如此。

从某种意义上讲,运营商可以选择全面完全无限制地开放网络,也可以选择部分开放网络(即屏蔽部分内容和应用)。当某些OTT应用选择以替代运营商的基础业务如短信、彩信甚至语音作为主要功能,且由于规模巨大带来严重冲击,运营商开放移动数据网络的策略导致其得不偿失时,他们就必须认真评估和考虑是否需要对这类OTT应用进行差异化对待。

腾讯:缺乏底气,强硬没好处

如果没有微信,你还会用手机上网吗?

[1]  [2]  [3]  [4]  
关注通信世界网微信“cww-weixin”,赢TD手机!
来源:新闻晚报   编 辑:高娟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收费  Android  PCCW  信令  收费业务  
猜你还喜欢的内容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相关新闻
即时新闻
通信技术
最新方案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