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互联网周刊 崔瑜 于文
在日本市场基于二维码的识读应用上,手机二维码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一应用,也正是银河传媒所针对的核心领域。
新营销国度
跨媒体服务的真正价值,在于营销。手机二维码不仅仅是提供无所不在的通道那么简单,它为娱乐产品的营销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继去年在地铁里进行了超女二维码投票的海报等投入后,今年,银河传媒在对外合作方向上加大了力度。目前其二维码已广泛应用于音像、院线等高端娱乐市场,并占据了这一领域“80%的市场份额”。目前,银河传媒与保利博纳、中录华纳、中影进出口、正大国际、种子音乐等公司纷纷展开了战略合作。8月3日,新签约种子音乐的温岚新专辑《热浪》采用了手机二维码来打造宣传画上的温氏劲舞图腾,歌迷们也可以通过扫码进行网上试听;紧接着在8月11日的张学友巡回演唱会北京一站中,赞助方之一的中国移动采用“二维码”条码凭证的形式,将电子门票通过彩信方式发送到客户手机上,客户只要携带手机就可以到现场观看演唱会。
“个人市场十分重要,但我们并不把手机二维码盈利的希望放在这个市场。”银河传媒CEO兼总裁沈维说。今年开始,银河传媒将二维码面向企业进行销售,iLogo则是产品之一。这个由二维码、关键字、手机网站三部分组成的产品,为企业建立起了创新的互动电子标识,不仅可以代表企业形象,还可以借此开展移动营销、药品防伪、物流监控等领域的应用。沈维对这一盈利模式十分乐观,据他介绍,目前,EPSON、IBM、戴尔、宝马、星巴克等不同类型的知名跨国企业,都已经成为了iLogo的用户。
而通过与传统媒体的合作,二维码将能够把企业的营销方式扩展到更多的领域。“比如现在报纸上的分类广告,只有窄窄的一小条内容,信息承载量很小,而如果在旁边印上二维码,读者如果对这家公司或它的业务感兴趣,可以直接扫码进入到公司的WAP网站。”沈维说。与传统媒体甚至互联网媒体相比,二维码不仅可以突破版面和空间的限制,而且能够利用手机的唯一性,精确地跟踪和分析每一个媒体、每一个访问者的记录,包括访问者手机机型、话费类型、访问时间、地点、访问方式以及访问总量等,为企业的投放做出参考,真正实现精准营销。
这种背景为新媒体的运营开辟了空间。2007年初,银河传媒与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了银瀚解放合资公司,以手机二维码为核心进行业务运营。目前,上海解放集团旗下9家媒体都与银河传媒达成了合作,在报刊内页印置二维码图形,相同的合作还包括广州的羊城晚报、福建的泉州手机报等等。
这意味着借助一些门槛较高的媒体渠道,银河传媒有可能与广告主达成长期的互动合作关系,而与中国移动的合作也是如此。“技术本身并不存在太大的问题,渠道才是我们最核心的资源,在与运营商、媒体的合作中,银河传媒也建立了自身在行业里难以替代的地位。”沈维十分自信。
先行者眼中的黎明
银河传媒做二维码的应用,源自于沈维与从日本回国的清华同学的一次聚会。“当时他提起了二维码的应用,拿手机演示了一下,我们都觉得挺好玩,这也算是一个通道,属于媒体与广告的领域。”也就是从那时起,沈维意识到,中国拥有庞大的手机用户基数,如果将这样的应用带到中国,其前景不可限量。当年,银河传媒成立,并将跨媒体、全沟通明确确立为公司定位。
2004年,银河传媒与中国移动建立合作关系,直到现在,银河传媒仍然是中国移动在手机DM码上唯一的合作伙伴,而且也是目前推动二维码营销与应用的最主要力量。其所开创的手机二维码模式,成为移动运营商的标准运营模式。
自2004年7月公司成立后,一年的时间里,银河传媒申请了多项移动条码专利技术。2005年7月和2006年8月,两笔123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先后到位,银河传媒由此确立了市场的领先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