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制造 >> 正文
 
华为:大数据与大未来
http://www.cww.net.cn   2012年12月31日 20:39    

有一天,美国零售企业好市多(Costco)接到了一位母亲的投诉:“我的女儿才16岁,你们却向她推销孕妇类的产品。”

但是,这一次,尴尬的是这位母亲自己,她16岁的女儿确实怀孕了。为什么卖货的商场,却能比朝夕相处的母亲,更早知道女儿的孕事?

回答这个问题,要扯上一个在2012年热透全球科技行业的关键词——大数据。

数据之大

发现自己怀孕之后,16岁的她不敢告诉母亲,只能时常在网上浏览一些和怀孕相关的网站,搜寻一些孕妇要用的东西。这些浏览行为会被当做数据记录下来,Costco的数据分析团队,会据此进行精确的商品促销定位。

向记者讲述这个故事的华为企业业务BG存储营销总监杨传斌,有很多这样的故事。

“最近我们中标了山东移动,运营商对大数据的需求是相当的迫切和强烈。”杨传斌说,对用户的话费清单进行分析,不管是对用户还是对运营商自己都能带来很大的价值。

首先,从用户层面看,用户查询到自己每月的话费单后,面对一长串的数字,往往无所适从。他们需要知道的是,自己这个月漫游多还是本地电话多,接电话多还是打出电话多,哪些是自己联系最多的人。

其次,从运营商层面来看,山东移动有数千万客户,怎样发掘这些用户的共性消费特征,制订出符合用户需求的资费套餐,是一个很大的学问。

而这些都有赖于引入大数据的存储系统和分析系统。“部署大数据,一方面可以增加客户的黏度,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有的资费套餐只有很少人用,却还要为它维持一整套系统。”杨传斌向记者透露,华为的大数据解决方案已经在电信领域有了很多成功案例。

“大数据”的风靡一时,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人类社会数据量的几何级增长。

“根据我们的跟踪,每18个月新产生的数据量是过去所有历史数据的总和。”杨传斌说,尽管公众接触到大数据这个概念是最近一两年的事,但在业界,这个词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出现。

从那时候到现在,人类对数据的应用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被称为关键应用部署阶段,时间从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早期,当时的主要用户是企业,主要是在大型机上部署财务、银行等关键应用系统,存储介质包括磁盘、磁带、光盘等。

这些数据很关键,很重要,尽管当时人们称之为大数据,但从现在看来,这些数据的量是很有限的,这从上述存储介质的出货量增长上就能看出来。

第二个阶段是企业自动化阶段,标志是PC的出现和大量应用,企业内部出现了很多以办公文档为主要形式的数据,包括office文档、Excel文档,以及后来的图片、图像、影像和音乐等。这时候,产生数据的不仅仅是企业的财务人员,还包括大量的办公人员,这极大地促进了数据量的增长。

互联网的兴起为数据的第三次大规模增长插上了翅膀,在这个阶段,产生数据的人更加扩展了,不光是企业的办公人员,几乎全民都在制造数据。与此同时,数据的形式也极大丰富,各种应用层出不穷,既有视频、微博、博客等主动产生的数据,也有搜索、浏览网页等被动行为过程中被记录、搜集的数据。

[1]  [2]  [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 者:施建编 辑:安华    联系电话: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华为  大数据  
猜你还喜欢的内容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相关新闻
即时新闻
通信技术
最新方案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