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5日,中国联通正式公布了虚拟运营商商用名单,这也成为虚拟运营商市场的一个重大里程碑。
由于虚拟运营商商业模式对电信行业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虚拟运营商的发展机会也会进一步扩大。多项利好显示,中国的虚拟运营商将彻底甩开“悲观紧箍咒”,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仍需强调的是,目前国内的虚拟运营商依然面临诸多挑战,要想实现快速崛起,必须苦练内功,依靠优势资源,通过差异化策略实现“突围”。
解除紧箍咒,国内虚拟运营商快步走
2013年12月26日,工信部正式发放首批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牌照,这标志着民营资本正式进入电信领域。包括渠道商、大型零售商、IT厂商、互联网企业在内的几十家企业涌入虚拟运营市场。
根据工信部研究人员提供的数据,2013年我国基础电信业务整体实现收入为1.17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根据国外经验,虚拟运营商占整体电信业务收入的1.5%到3%,以2013年数据计算,我国虚拟运营商的起步市场在300亿元左右。
面对300亿巨大利好的刺激,中国移动转售业务应该大步快跑,但业界却一直充斥的悲观论调,让昂首前行的虚拟运营商蒙上了一种悲观主义色彩。
产业界一直有一种观点,认为在我国移动通信市场普及率高达91%的情况下,虚拟运营商可挖掘的市场空间非常少,而目前我国已经有25家企业进入虚拟运营市场,另外还有十多家企业正在申请牌照,预计总体上的虚拟运营商数量将超过40家,他们争夺的是剩下的9%的市场,其竞争之激烈、前景之惨淡可想而知。
其次,由于我国虚拟运营商处于发展起步阶段,无法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在投入盈利、发展环境、网间结算、商业模式、170品牌、渠道与售后等方面都处于摸索初期,很难照搬国际一些成功案例,业界“唱空者”不在少数。
8月5日,中国联通正式公布第一批虚拟运营商商用名单,蜗牛和爱施德位列其中。中国联通虚拟运营商商用的公布,进一步提振了产业信心。而近期有消息指出,中国联通第二批虚拟运营商商用名单也将很快公布。至此,套在中国虚拟运营商头上的的“悲观紧箍咒”有望摘除。
而且市场研究机构Ovum《移动虚拟运营商用户及收入》预测,目前的电信市场对移动虚拟运营商来说,仍然有发展机会,虚拟运营商商业模式对电信行业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Ovum预计到2019年,移动虚拟运营商用户数及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可达到18%和10%,中国的市场表现遥遥领先。2019年,国内首批移动虚拟运营商可获得7%的市场份额,相当于1.09亿左右的用户,占全部虚拟运营商市场份额的35%。
据统计,目前19家虚拟运营商中有14家发布了虚拟转售品牌,11家推出自有特色资费套餐,7家开始预约放号,4家开始正式放号,2家获批正式商用。其中开始正式放号的企业包括爱施德、京东通信、蜗牛移动、话机世界。正式商用的企业包括蜗牛和爱施德。Ovum预测,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企业涉足移动转售业务,其中不乏跨国公司。
起步晚,产业链更应正视虚拟运营商
由于中国虚拟运营商起步较晚,业界应该给予更多的宽容与理解,产业链各方也应该正视虚拟运营商的出现与发展。
实际上,韩国也是虚拟运营市场开放较晚的国家,到2010年移动普及率达到105%的时候,韩国政府才放开政策阀门。但韩国虚拟运营市场增长势头强劲,截至2012年,韩国共有20余家虚拟运营商,用户数达100多万,用户市场占有率为2.8%。仅在2012年,韩国的虚拟运营商用户达到了100多万,增长率达164.8%,占整体净增用户的84%。
虚拟运营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好的有序竞争方式,有助于提高整个电信业市场效率,同时保证社会的公平性。在网络层面,一些相对稀缺的资源例如网络、号码资源、频段资源等保证一定的垄断性以确保不因为重复建设造成的低效率;在业务和服务层面,放开充分的竞争以确保市场参与者必须具备足够的效率才能生存,这种效率的提高给客户提供的就是实实在在低廉的价格和优质的服务。
政策监管部门对移动虚拟运营商的进入进行管制,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比如确定接入费、接入条件、服务质量保证标准等内容,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到频谱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入网许可证以及移动虚拟运营商的投资等问题。
对运营商而言,观念的改变尤为重要。目前,国内移动通信市场处于相对高速增长期向传统通信需求饱和期过渡的阶段,新的信息消费需求培育又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在内容多样性为主的3G时代,运营商需要意识到自身在其他领域的不专业和对行业核心变化做准确的判断。相信运营商一旦改变观念,以合作者的身份与媒体和内容提供商开展合作,业务运营市场的竞争态势就会出现很大的变化。
在3G/4G时代,随着业务的复杂性、参与业务各方专业程度不断的加深以及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运营商“包打一切”的传统模式似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在4G时代的市场环境下,虚拟运营商能够引入各种专业角色,从而使市场更具专业性。与原先2G时代虚拟运营商主要做的是通过折扣价实现渠道的拓展不同,3G、4G时代虚拟运营商可以做更多的事情。类似广播媒体、音乐公司、固定业务运营商和商业客户解决方案提供商都成为了移动虚拟运营的候选者。在这一市场上的先导有比如法国广播公司NRJ(计划投入音乐下载服务)、运动类的内容提供商ESPN(计划在美国提供多媒体运动信息)等。
由于移动虚拟运营商都拥有知名的品牌、强大的分销渠道以及富有经验的营销力量,而且他们当中的一些企业自身还经营着一些较有特色的服务或业务,这些特色服务可以帮助虚拟运营商们将通信服务与运营商的传统服务捆绑,提供给客户更大的价值。
走差异化,虚拟运营商的中国式突围
纵观全球已有的移动虚拟运营商的目标群体,几乎涵盖了各种颇具特色的用户群体。实践证明,只有深层次挖掘特定用户的特定需求,将电信业务和自身的业务高度融合,推出创新的产品业务包,避免和电信运营商的直接价格战争,才能够赢得一定的生存空间。
通常来说,和移动网络运营商相比,移动虚拟运营商的固定成本投资较少。移动虚拟运营商的固定成本占总成本的25%左右,而实体网络运营商的固定成本占75%。而且从欧洲北美发展规律看,移动虚拟运营的起步期一般在5年左右,一旦移动转售的市场开放,新的竞争者将大规模涌现,高峰期后行业内部开始优胜劣汰,少部分具有竞争优势的虚拟运营商将留存下来。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加入虚拟运营商的服务面临着换号与转网的问题。在进入市场初期,如果企业未能给潜在用户足够的理由放弃已选择的运营商,并给足够的补贴以弥补其转换成本,将很快丧失对潜在用户的吸引力。未来,随着新的竞争者的不断涌现,如果未能短时期内吸引足够用户的加入,降低运营成本,这家虚拟运营商将会必然遭到市场的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