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善无感知认证与关联监控 提升WLAN“协同”能力
http://www.cww.net.cn 2013年6月4日 14:40
1. 热点速度慢 在热点使用WLAN上网已经成为大部分人的习惯,尤其是高校的学生,其特定的业务模型导致了个别时间段的集中上网,最突出的影响就是高峰时段的业务速度下滑严重。根据实际经验,主要原因集中在:带宽资源所限,需要对热点扩容处理;部分AP都对接入设备进行了2M限速处理;交换机光模块故障或光模块与实际带宽不匹配(热点开1000M带宽却使用100M模块);距离热点过远,信号较弱;出口带宽所限;信道干扰,由于移动使用的是2.4G频段,大多数家用路由器都会对该频段信号造成干扰;终端问题,部分智能终端与移动WLAN设备存在兼容问题,这些设备关联成功率较低,关联不上造成网速慢的假象。 通过优化各地不同的经验,在提升WLAN客户感知,移动公司需要加强共享学习,互通有无。 2. 关联监控尚待完善 WLAN作为一种无线接入手段的补充,目前从技术手段上还未能实现指标化的监控和优化,仅仅是从AC的上联口流量、异常断开/掉线、CPU/内存使用情况,AP的有线/无线速率、流量等一些业务与运行的统计数据上来监控网络,缺乏优化参数的调整手段。因此,从业务量变化、设备运行情况两个角度,可以结合时间、地点两个维度,进行网格化的关联性分析,以求将WLAN的运行状态与其他三网结合(目前以G+T为主),协同优化。 ● 设备运行的关联。梳理AP/AC的退服与大网的基站退服情况,对于同一地点出现频次较高的类似物业、电源等外部原因,可以提升该物理站址的处理等级,降低三网同时退服故障的出现概率。 ● 业务流量分流的关联。通过对于AP-AC、周边GSM\TD基站的分时段业务流量面积分布图,建立同一业务区域的簇点集合,特别是高校等热点区域的簇点。一方面通过分时统计,观察WLAN在高业务时段的流量曲线,调整宏站、分布系统的数据业务信道,提高用户数据业务速率,降低投诉;另一方面对于一个簇点进行业务与资源的配比分析,对于流量需求高、投诉敏感的簇点相应提升基础建设和资源调配的优先级。 ● 加大实地测试力度,贴近用户实际使用需求,调研不同簇点下的业务类型,针对性的进行资源、参数的优化。例如某个簇点下的用户对于某个网络游戏需求集中,就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服务器带宽调整。当然,对于全网性的配置还需要通盘考量。 明确WLAN网络的定位是关键,需要运营商网络部门为广大有WLAN接入需求的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速、优质的使用体验,用户的感知远远比任何统计指标更加准确、有意义。 [1] [2]
来源:通信世界网-通信世界周刊 作 者:中国移动天津分公司 | 李森编 辑:于光媚
猜你还喜欢的内容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