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评论 >> 今日评论 >> 正文
 
开放or限制 海外运营商五招应对OTT来袭
http://www.cww.net.cn   2013年9月5日 09:31    

而根据TeleGeography的报告,2012年,Skype语音和视频流量增长44%,达1670亿分钟,这一数字达到所有国际运营商总和的两倍以上。Skype的国际电话通信量增长率是13%,是全球客观增长率5%的数倍。2012年,Skype通话量已达到全球电话量的三分之一。

从数据来看,基础运营商如果对OTT企业开放业务,甚至于为企业制造宣传噱头,主动寻求与OTT企业的深度合作,基本上就是“自寻绝路”的悲剧。如果能从自身客户建设,加强话务量经营水平,采取一切合法措施降低OTT冲击才是可取之道。

招数二:双向收费

2013年2月初,谷歌同意向Orange额外支付流量费用。双方对外公开的信息极其有限:合作时间至少一年,谷歌向Orange支付的流量费用将用于维护网络,以确保用户能够快速访问谷歌的内容。这次交易成功开辟了“双向收费”的先例,让近些年不断大幅度挤占带宽的内容提供商付出了“代价”,但也有着并不普遍的背景,那就是待开发的非洲市场。Orange将尚未完全市场化的非洲市场搬上了谈判桌面,希望谷歌能够为其消耗的网络流量付费,但最终目的依旧是让非洲用户能够更快速地浏览谷歌内容,而谷歌能够向Orange付费的多半因素,也是看中了非洲这块广阔的、亟待挖掘的电信市场。

点评

尚斌 正如文中分析的,“这次双方间的交易有着并不普遍的背景,那就是待开发的非洲市场”,对于一个对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来说都是待开拓的新型市场,一种新型的商务合作模式的推出没有任何的障碍。

但对于一个双方都是成熟的市场来说,则没有合作的基础。尽管电信运营商纷纷抱怨OTT应用占用了大量的带宽资源却只支付了少量的费用,但对于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来说,这已经是既成事实,更何况,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从骨子里面认为,如果没有OTT应用,运营商的管道价值将无法体现,因此这种模式的发展前景并不看好。

在国内,便是这种情况。相对于国外的运营商,国内运营商处于大规模的网络建设期,成本压力更大,因此,对于OTT应用的不满将更为凸出,但是,由于竞争水平一点也不亚于国外运营商,竞争格局还没有达成动态平衡,因此也不会有运营商会强硬地要求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缴费接入,推出“双向收费”的先例。因此,国内运营商可借鉴此模式,但是实施难度之大将超出想象。

程德杰:法国电信向谷歌收取流量费用,与最近电信运营商和腾讯之间有关“微信”的谈判类似;有人认为“法电-谷歌”模式开拓了电信运营商流量经营的新思路,开辟了运营商后向收费的先河。

但事实上,电信运营商能否成功向互联网运营商收取流量费用,取决于双方在互联网服务领域的博弈能力,归根到底,在于其对最终用户的掌控能力。其次,电信运营商能否成功收取流量费用,还在于其“智能管道”的建设水平。“智能管道”的流量识别,内容识别,差异化承载以及计费模式等,都是电信运营商能否成功收费的关键。最后,电信运营商能否向互联网服务商成功收取流量费用,还要取决于法律的规定。在不少国家都有关于“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电信运营商根据“流量价值”来选择性地承载互联网内容,是否构成了对其他互联网内容服务商的歧视,这在不同的国家,也许会有不同的法律解释;而对于付费的Google们来说,其付费行为是否构成了对用户信息的垄断,仍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

至于国内电信运营商和腾讯谈判的前景,个人认为,基于运营商在国内的垄断地位,很有可能双方会达成妥协,微信会成为电信运营商的增值业务之一,在这种大前提下,运营商通过和腾讯分享利润实现共赢。

招数三:自建品牌

[1]  [2]  [3]  [4]  
关注通信世界网微信“cww-weixin”,赢TD手机!
来源:通信世界网-通信世界周刊   作 者:张鹏编 辑:赵光磊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海外运营商  OTT  开放  限制  合作  
猜你还喜欢的内容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相关新闻
即时新闻
通信技术
最新方案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