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物联网 >> 正文
 
不简单!种粮也用上物联网
http://www.cww.net.cn   2013年4月15日 14:52    

记者近日来到盐城市盐都区七星现代化农场,只见一望无际的田野,与普通麦田没有什么两样。而实际上,这5000亩麦田土层底下却是大有文章。

“麦田土层下有四通八达的地下灌溉管网,有水分测定仪,有水位计,每30亩地上还装有一个摄像头,摄像头可以取远景,也可以取一平方米内的近景。”负责该农场建设的大纵湖镇党委副书记徐九林告诉记者,这些设备合起来构成一个物联网,控制室里有一个大屏幕,是物联网信息发布终端。不论是农田灌溉还是施肥,工作人员可以坐在办公室里点击一下鼠标发出指令就可完成,而且精确度很高,每亩要灌溉一吨水,绝对不会多灌1公斤。

“物联网的投入怎样?种粮的比较效益较低,这些投入能收回来吗?”记者问。

徐九林说,这5000亩地,原本都是低洼地带,整理成标准农田的投入很大,物联网设备投入倒不是很大,总共花了100多万元,摊到每亩地上也就是2000多元,据设计这套设备的南京农业大学和河海大学的专家说,设备可以用上20年。“普通种粮大户每亩每年的人力成本需要500多元,用上物联网技术并配备相关的农业机械后,5000亩地日常的田间管理只需要七八个人,每亩地的人力成本只要100多元。也就是说,只需要5年时间就能收回物联网投入成本。”

物联网设备在种地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摄像头是观察苗情、病虫情况的,水分测定仪和水位计是测定土壤水分含量的。”徐九林介绍说,农场管理人员坐在控制室里,通过电脑就可以了解田间地头的实况。一般农民种植一季水稻,需要打10次左右农药,使用物联网技术后,由于观察精准,打农药的次数可以减少一半;如果要施肥了,有专门的抛肥机,一台抛肥机相当于100个劳动力,两天时间就可以完成5000亩地的施肥,而且撒得很均匀,能够节约很多肥料。控制室还与气象台联网,及时了解气候变化。“比如说,几天内可能下

雨,那么即使土壤水分较少,也用不着灌溉,更不会打农药了。”

徐九林告诉记者,这5000亩地是由农业开发部门负责整理的,整理完毕后,已经交给民营的盐城悦盛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经营,前提是必须种粮食。这家公司向原来承包土地的农民支付每年每亩1100元的土地流转费,并视公司经营情况二次向农民分红。“这样的流转费用在我们本地是比较高的。因为这个现代农业园的基础设施和物联网设备都是由政府投入的,并获得率先在全国运用物联网种粮的黑龙江省七星农场的技术支持。政府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树立一个现代农业的样板。今后,区里将形成更多类似的农业园,最终目标是把全区80万亩耕地全部变成现代农业园或家庭农庄。他说,当然,今后政府不会再投入,而是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市场化运作。”通信世界网

关注通信世界网微信“cww-weixin”,赢TD手机!
来源:新华日报   编 辑:王熙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物联网  
猜你还喜欢的内容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相关新闻
即时新闻
通信技术
最新方案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