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中国国际通信展 >> 通信展首屏 >> 滚动新闻 >> 正文
烽火科技:致力于在光领域做得更好
2007年10月23日 14:44    通信世界周刊    评论()    
作 者:通信世界周刊

    在最能体现企业实力和地位的光通信领域,烽火科技展出了代表世界领先水平、国内最高水平、国内惟一实现商用化的3.2Tbit/s(80×40Gbit/s)DWDM系统设备和解决方案

    造就“海量”WDM

    随着数据业务对带宽需求的提升,干线层WDM系统的升级扩容也势在必行。在国家通信基础网络的优化完善进程中,烽火通信始终致力于提供最先进的技术产品和完备的综合解决方案。

    早在1997年,烽火科技就开通了我国第一个国产2.5GSDH(海口-三亚)国家干线工程;1999年,又在国内率先开通第一条DWDM(济南-青岛)国家干线工程;随后,烽火通信FONST系列32×2.5GDWDM、80×10GDWDM、160×10G DWDM高端光网络设备相继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国家电信运营商的骨干传输网中得到大规模应用。其以DWDM+SDH技术为基础的长途传输网解决方案,凭借“超大容量传输,彻底消除容量瓶颈”的特点,成为电信运营商构筑高效、灵活、可靠的骨干网平台的理想选择。

    针对通信行业转型和网络融合的发展趋势,对下一代传输网而言,在干线网及城域核心网部署40Gbit/s系统成为必然的选择。2002年4月,烽火科技承担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40Gbit/sSDH(STM-256)光纤通信设备与系统”的研发,经过几年的艰苦攻关,2005年6月,该项目顺利通过信息产业部的验收,全部测试项目均达到或优于课题计划任务书指标要求。至此,烽火科技已全面掌握了40Gbit/s速率单波及多波传输的核心技术,如40Gbit/sOTU技术、传输码型和调制/解调技术、精确色散管理、动态PMD补偿、大容量合分波技术、C波段和L波段分组放大技术、前向纠错技术(FEC/EFEC/SFEC),成为业界惟一可提供全方位40Gbit/s速率传输方案的设备制造商

    2006年6月,烽火科技所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重大科研项目“3Tnet可扩展到80×40Gbit/sDWDM传输系统设备工程化与试验”成功通过国家科技部的鉴定验收。烽火科技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80×40Gbit/sDWDM工程—“上海-杭州”国家一级干线,实现了单对光纤传输的最大容量—3.2Tbit/s。该项目不仅有力地见证了863计划实施以来的伟大成果,而且也打破了20年来国外企业对大容量光纤传输技术的垄断,让我国光纤通信产业第一次站到了世界前列。

    OTN系统可较好提升WDM的灵活性

    当前通信网业务的主体正在由传统的TDM业务转向IP业务。为了更好地承载IP数据业务,光传送技术一直在发展各种IP承载技术。由于WDM在组网能力和波长业务调度方面均比较固定,灵活性还远不能真正高效地承载IP业务。

    早在1998年,针对DWDM系统的不足以及全光网实现的难点,ITU-T就提出了基于G.872的OTN(光传送网)标准。光传送网可分为光传输段(OTS)层、光复用段(OMS)层和光通道(OCh)层,OTN系统可以说是DWDM的发展与面向全光网技术的过渡技术,它以DWDM为基础平台,引入了OCH层,其核心技术则包括了OTN交换技术和G.709的接口技术。其中OTN的交换包括运用于光复用段层的光交叉技术和运用于OCH层的OTH电交叉两种,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核心层采用OXC实现波长级配置调度,在汇聚节点则采用基于GE和ODUk(光通道数据单元)的OTH电交叉模块,以实现更小颗粒的业务调度能力。

    OTN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了四大部分:ROADM、OTH、G.709接口和控制平面。

    1.ROADM(可重构的光分插复用)

    ROADM是相对于DWDM中的固定配置OADM而言,其采用可配置的光器件,可以方便地实现OTN节点中任意波长的上下和直通配置。根据组网能力的不同,ROADM主要分为二维(支持两个主光线路方向)和多维(支持3个以上的主光线路方向)模式。

    2.OTH(光传送系列)

    一般来说,OTH主要指具备波长级电交叉能力的OTN设备,其主要完成电层的波长交叉和调度。交叉的业务颗料为ODUk,速率可以是2.5Gbit/s、10Gbit/s和40Gbit/s。

    目前由于电交叉芯片能力和设备背板总线能力的限制,业界的OTH设备仅支持320G左右和2.5G业务颗粒的交叉能力,且受设备子框槽位的限制,可以进入交叉总线参与调度的波长较少。这些都造成OTH设备无法满足目前DWDM系统中40×10Gbit/s以上的建设需求,所以OTH的大规模使用还要等待业界整个产业链的成熟。

    3.G.709封装与接口

    G.709是ITU-T为了满足OTN设备基于波长的业务调度和端到端管理而定义的波长业务封装格式。

    G.709的帧格式与SDH的帧格式相类似,同样是通过引入大量的开销字节来实现基于波长的端到端业务调度管理和维护功能。业务净荷经过了3层封装最终形成了OTUk单元。在OTN系统中,以OTUk为颗粒在OTS中传送,而在OTN的O/E/O交叉时,则以ODUk为单位进行波长级调度。

    4.控制平面

    控制平面的加载是实现光传送技术向智能化发展的最佳方案,OTN技术的发展让WDM网络对于IP数据业务的承载能力更为灵活。随着ASON控制平面标准以及OTN在智能化方面标准的完善,两个技术将会完美的结合,最终实现基于OTN传输平台的真正意义上的ASON网络。

[1]  [2]  编 辑:高媛
关键字搜索:国际通信展  WDM  烽火科技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