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最关心已经不是资费问题,基础的短信、彩信市场已经被移动互联网瓜分,而语音通话的数量也是一降再降”。王献蜀认为,最大的市场空间在于以移动通信业务助推互联网战略发展,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更多的业务需要基于流量产生; 同时,中国的移动虚拟运营商诞生于4G与智能手机时代,与国外的虚拟运营商在商业模式上几乎没有可比性。
“实际上,只要面临公众市场就一定会有竞争,这个没有什么说的,”对于巴士在线正在进入的这个新兴市场,王献蜀的话语中充满谨慎,“我相信,你能够想到的基础通信服务他们都能想到。”
参考全球移动虚拟市场的生存状况,据Informa(LSE: INF)公司统计,目前全球有1100家左右的移动虚拟运营商,然而,由于起步不力或后期经营不善,多达24.5%的虚拟运营商最终停业或是被收购。
“兴起中的国内虚拟运营商市场肯定也会经历这样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王献蜀称,虚拟运营商的优势在于小众化的个性服务,“就是要把自己的资源和优势做好做强”,而怎样把真正的资源融到产品的蛋糕里端给客户,正对首批虚拟运营商构成现实考验。
车联网:先发优势如何发酵?
从传统运营商的领地里争抢份额并非易事,巴士在线的志向也并不在此。巴士在线副总裁袁博告诉记者,公司将进一步深化已有的车载网络系统,对传统业务,如媒体广告等进行提升,形成更成体系的产品。
凭借为公交企业提供的信息服务,巴士在线获得了公交车内媒体业务的运营权。“这相当于一种置换,”袁博说。“但我们所做的是搭系统的工作,流量还是需要公交公司自己买单。”通过为公交公司铺陈智能调度、视频监控等系统,巴士在线取得了部署公交车联网的先发优势。
在此基础上,巴士在线向C端公众提供移动WiFi接入——袁博强调,在巴士的特定空间内,可以做与移动WIFI相关的衍生产品,比如多屏之间的互动和移动应用的分发,这意味着改变公众乘坐巴士时被动接受屏幕信息传播的现状,使其更加灵动和个性化,但同时也给巴士在线带来了新的挑战:有了虚拟网络,互动内容和服务又该如何打造?
随着牌照的发放,巴士在线正在研发一批基于公交虚拟网络的移动应用产品,其中最核心的移动WiFi、移动IM、移动转售已进入内测阶段。袁博透露,这些产品将更多地与公交站点相关联, 当巴士行驶到某一位置时,可向用户推荐相应的精准营销服务。
针对B端,即公交企业,巴士在线通过基础通信与WiFi网络,对公交车行驶情况以及媒体内容进行传输,并协助公交公司实现视频监控、智能调度等行业信息化应用。目前,巴士在线在全国22个城市与近40家公交企业展开了上述合作。袁博表示,虚拟运营商试点期间,巴士在线期待将合作的规模拓展到34个省会城市与计划单列市近60家企业。
伴随业务的转向,巴士在线在资本市场上的议价筹码亦在改变。早在2006年,巴士在线以新媒体业务为主打,连续完成两轮融资,2008年由建银国际进行第三轮注资,三轮资本共计7500万美元。但新媒体行业随金融危机下行,巴士在线的融资道路划上休止符。
王献蜀表示,巴士在线在2011年重组的当年实现盈利。近三年依靠自己的业务营收支撑扩张和发展,扩展了公交电视媒体和通信上下两条主营业务线索。
分管资本运作的巴士在线副总裁吴旻回应,巴士在线集团目前没有明确的资本或上市计划,公司希望新媒体业务“在可预见的未来单独上市”,而新兴的中麦通信业务先用自有资金助推,再适时引入新的资本力量。“首先是完成移动电视媒体、移动WiFi、移动通信、移动IM四个业务版图的构筑”,吴旻指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