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互联网公司基于娱乐、体验、搜索、社交、视频、即时通话、网络交易等一系列“量身订做”的业务涌入信息消费市场的时候,不仅传统电信市场和信息服务架构被撕裂,传统电信运营商也被叶公好龙和海市蜃楼的心理与情景所搅得挠心。新业务、新的商业模式、新的价值生成手段和新的市场划分,似乎群蚕分食电信运营商固有的奶酪。于是,电信运营商迫于压力和不甘屈尊,提出了“去电信化”战略,试图以综合信息服务商的地位,迎接所谓的“后电信时代”。
在经济学领域,有“后工业时代”的概念,主要依据人均GDP增长和水平,依据工业在GDP中的比重来预测和评估服务业时代来临的时间表,以及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的替代。“后工业时代”实际所判断的是全社会产业整体结构的升级和变迁,其标志是产业的核心及核心支撑点发生质的变化。相比而言,作为一个产业,不论当年内燃机替代蒸汽机,电力机组替代蒸汽机,都只能是动力工业的技术革命,但并没出现“后动力时代”这样的概念。可见,所谓“后电信时代”并不是一个产业整体质变的概念。
今天的电信业,或者称之为通信信息业,在产业核心层面,仍没有摆脱以往电信业的核心基础,只是传统电信业或通信信息业产业链和服务链的延伸与拓展。包括互联网业,也完全是依赖于电信网络和管道的升级实现的,仅仅是由传统的电话、电报、传真延伸出的互联网业态及其新的价值链,唯一不同的是,传统电信业新服务的内容和电信业产业链的延伸,是在电信运营商内部实现的(垂直延伸),而快速增长的互联网应用,是在电信运营商外部实现的,并融合其他商业业态和产业链(水平融合)。正因为如此,互联网公司和电信运营商因业务、内容、服务方式及价值实现等的分离,使市场分工由单一的垄断经营向分业(市场切割)经营转变,电信运营商似乎已经沦为“管道”,而互联网公司似乎成为信息时代新业务的服务主体,所以,一些人顺理成章地把这种局面误认为“后电信时代”。
新时代是否来临非今天发展主题,中国信息产业最紧迫主题是如何确定市场重新分工后,新发展环境下新市场的内涵、特征和公司定位。笔者暂且用“后电信时代”这个概念,以便于解释在新市场格局下电信业或通信信息业发展的新标志、新主体和新定位。
新市场格局下,信息产业运营的标志是什么?
如果用形象的语言评价“后电信时代”的标志,笔者认为《移动浪潮》一书中的描述非常形象,塞勒认为:“在台式电脑时代,软件以固态存在;到手提电脑时代,软件以液态存在;直至移动智能的到来,软件终于挣脱束缚成为无处不在的气态。”笔者换一个角度解释,可以陈述为:在PC时代,信息的传输靠的是土地;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输靠的是流动的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则是在空气中传输的,并实现无阻力的畅通流动。
以产业发展的角度看电信业,不容置疑的是传统电信业由于带宽、传输速度和覆盖范围的提高,已为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服务进入千家万户,以及渗透到工商、金融领域提供了充分条件。30多年前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所有畅想,今天都因网络技术的革命式发展和信息应用技术颠覆式的飞跃而实现。
由此,在所谓“后电信时代”,其最显著的标志可以描述为:
第一,不论是借助于固网平台,还是依赖移动网络所形成的移动数据业务及服务,将成为“后电信时代”最重要的标志,其所形成与创造的各种商业模式和业态,与以往的最大不同在于商业运营方式更新的周期,新产品从成长到成熟的周期越来越短,其升级频率甚至可超过IT和IC技术创新的速度,这是前所未有的。
第二,由传统电信业务中空间狭窄的语音电话、传真、电报等业务裂变的以海量空间为标志的“大数据”信息处理,使传统通信网络快速向智能网络与智能管道升级。由此,使所谓“后电信时代”成为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交互传输的时代。基于移动互联网所形成的搜索、电子商务、个人增殖服务,以及正趋于商用的传感等业务,不仅改变传统的通信产业业态和商业模式,更重要的是改变社会交往与社会关系的固有模式,所谓“后电信时代”是一个由传统通信信息方式的裂变,向社会关系与交往形态渗透的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