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说起MCU得结合视频会议来谈,因为它无法独立应用,是视频会议系统的核心部分,属于视频会议网络结构的局端设备,还需其他的终端、传输网络等才可实现其价值。
二、视频会议
从亘古时代的烽火传讯、鸿雁传书,近代的电报、电话,到现代具有成熟电信技术的固话、传真、email、IM、短信、视频等电信或互联网通信业务,再到如今正在快速发展的新一代的IP通信业务,可见人类通信的发展经历了各种通信手段的更新换代,尤其是现代通信发展的速度之快,让人不可思议。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由电话、传真和Email等由单一媒体提供的传统语音和数据通信,而是需要数据、图像、音频等多种媒体信息以超越时空限制的集中方式作为一个整体呈现在人们眼前。视频会议系统正是以这种信息多元化、响应及时化等特点受大众欢迎的,它将计算机的交互性、通信的分布性和多媒体的实时性完美的结合起来。
视频会议系统又称会议电视、视讯会议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地方的个人或群体,通过传输线路及多媒体设备,将语音、图像及文件资料互传,实现即时且互动的沟通,是一种支持人们远距离进行实时信息交流、开展协同工作的IT应用系统。极大地方便了协作成员之间真实、直观的交流;同时,视频会议还可利用多媒体支持协同工作中各种信息的处理,如数据共享等,从而营建一个多人共享的工作空间,使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亲临”世界任何角落。
三、视频会议发展历程
视频会议系统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路程,从开始的传统电路交换网络到现在的基于分组交换的宽带网络,一直到将来应用前景广泛的基于软交换技术的宽带网络。从目前的电信与网络业务发展来看,分组交换最终必将取代电路交换。语音,数据,图像以及所有的多媒体应用最终将集成在一起,实现一体化通信。
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会议电视的应用,但基本上都是采用模拟方式来传输图像,不仅使得运营费用高,同时也使很多人在会议期间不能使用话路进行通话,局限性很大。90年代之前,视频会议系统一直使用专用的编解码硬件和软件,会议呼叫的各终端使用的编解码器必须来自同一个厂商,否则不能正常工作。专用产品的使用极大的阻碍了视频会议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各系统间的互操作性。
鉴于此,国际标准组织陆续开发出一系列视频会议的标准,以保证各系统间互联互通。随着视频技术的发展,于1990年提出并通过H.320--第一套国际标准协议。使其成为广泛接受的关于ISDN会议电视的标准。H.320系列标准支持ISDN、E1及T1,规范了ISDN网上的视讯会议系统的主要技术环节,这是第一个基于特定网络制订的协议,对于视讯会议业务的互通以及不同公司产品之间的互联提供了基本保障,这个标准的推出,在视讯会议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为视频会议的发展和普及奠定了基础。H.320的主要组成设备有多点控制单元(MCU)和终端设备,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完备的系统。
电路交换的特点是面向连接,传输速率和时延稳定、时延小、误码率低,因此质量好。但它的缺点是需要专用网络,连接固定,用户投资费用过高。用户层的接入一般采用El专线方式或ISDN2B+D的接入方式连接,专线虽然能保证良好的稳定性和图像质量,但网络利用率低。ISDN受线路影响较大,对于线路同步等要求较高。这两种传输方式都限制了会议的规模和可扩展性,实际组网时的网络规模很难再进行更进一步的扩展。
基于电路交换网络的视频会议,是电信运营部门建设专用的电视会议室,用户必须到专用电视会议室才能进行通信,用户使用很不方便;因传输带宽过宽,当时的网络状况非常不稳定并且带宽不理想,全动态的视频图像几乎是不可能的,得到的图像质量一般也都不太稳定,并且图像窗口尺寸也不尽人意,所以这种视频传输业务很难大规模地投入到商用视频通信市场中去;由于造价不菲,预算往往高达百万、千万元,只能应用在政府、金融、集团公司等高端市场,主要在专网中运行,使得视频会议的应用贵族化。
随着人们对视频和音频信息的需求愈来愈强烈,传统的视频会议很难提供视频/音频之外的数据功能和会议管理功能及各种多媒体业务,无法适应用户的新需要。追求远距离的面对面的视频交流成为新的时尚,以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办公模式、内部管理和提高运作效率方面希望实现新的突破,希冀通过远程办公、远程视频会议等高效的通信方式,降低差旅费用,提高工作效率,促使了视频会议系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户所接受,为其面向公众广泛运营提供了市场支持。当前,我国在教育、医疗、企业等各行业中已经出现了对视频会议业务的巨大需求。
与此同时,互联网普及和应用及通信视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视讯通信业务面向公众广泛运营已经准备好了技术条件。1997年3月是视频会议领域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时刻之一,ITU-T发布了用于局域网上的视频会议标准协议——H.323,为那些与Internet和Intranet相连的视频会议系统提供了互通的标准,各厂商纷纷推出符合该标准的视频会议产品。这保证了所有厂商生产的终端和MCU都可以互联互通。H.323体系是一种兼顾PSTN呼叫流程和IP网特点而发展的开放标准体制,吸取了许多电信网的组网、互联和运营经验,能与PSTN网、窄带视频业务以及其他数据业务和应用网互联互通,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现在组建的VoIP网方面突显了其技术优势。H.323协议范围广,涵盖了各种独立设备、个人计算机技术以及点对点和点对多点的视频会议,该协议解决了视频会议中呼叫与会话控制、多媒体与带宽管理等许多问题。也正是因为H.323系统在设计的时候考虑的问题太多,整个体系结构显得庞大且较为复杂,限制了其在中小企业的部署。
基于IP的H.323标准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其组成元素包括视频终端、多点控制单元、关守和网关,可以将视频引到办公桌面,利用数据实时交互功能,完成协调办公,使用户从根本上摆脱开会必须去固定会议室的限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视频通信,并且互联互通性能好,支持所有厂家设备均能互联互通。
此阶段的视频会议的特点是通过软硬结合的方式实现。能很好适应复杂网络环境,在普通宽带互联网上有比较好的音频、视频和数据效果,能在保证清晰度的同时,有效降低成本。被越来越多企业用户所应用,视频会议已进入商用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