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 6月27日,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再次获得梦寐以求的LTE-FDD制式牌照。可以说,中国移动通讯市场正式进入4G时代的三国争霸。那么,未来的市场竞争将走向何方呢?
从技术看,TD-LTE除了英文字母跟移动3G制式TD-SCDMA有关联外,实际上跟TD-SCDMA关系不大,反而更接近FDD-LTE。事实上,在LTE标准设计之初,国际标准组织就要求TD-LTE和FDD-LTE两种模式保持高度一致性,以利于TD/FDD双模LTE系统的实现。从速度上看,FDD-LTE与TD-LTE理论速度相当,实际体验差别不大,无论哪种4G制式,上网体验甚至已优于现有家用宽带,客户在体验过程中,不会因为制式不同而感到明显差别。
不过,不管哪种制式的4G,虽然带来相似的速度,但对不同的运营商,影响仍有微妙的不同。
用户“对流量的需求”实际上是:“在移动时候对流量的需求”。在家、办公室、相对固定的地方,就有WIFI,这个网速是54M甚至更快,也不要钱。而在相对移动的时候,人们实际上并不小需要高强度的大流量。所以,速度快并不是大多数消费者所追求的,大多数消费追求的是速度够用。速度不够用,升级需求强烈;速度差不多够了,升级需求就不会太大。
从这个角度来看4G的升级,就会发现4G对电信、联通两家的作用,与对移动的作用,是不同的。
理论上来看,流量与其他产品与服务一样,都是边际效用递减的效应。边际效应递减中,又有量变带来质变的效用。所以,我们分析无线网速的上升带来的竞争态势的变化,应该在客户应用的背景下,同时考虑这两个效应。
具体来讲,移动2G用户存量大,从2G到4G的变化,更多的应该考虑“量变到质变”,4G升级,感知大幅提高,满足感更明显,所以,用户从2G转4G的需求更强烈,客户迁移更容易,发展规模4G应用难度更小。
而对联通、电信而言,3G到4G的带来的变化,速度从150K到1M的变化,消费者的体验,更多的是体现的边际效应递减,4G感知不明显,转4G需求不会像移动存量用户那么明显。
所以,4G升级,从运营商营收、竞争态势、用户流转等方面来看,对移动的利好会更明显,这与之前2G到3G的升级是一个截然相反的情况。
除了已有用户的升级体验更强烈外,在4G时代,移动的既有优势也仍然存在。
当各种制式的网速相似的时候,影响客户体验的主要因素就变为网络覆盖的广度、稳定性,终端的多样化及性价比、资费、服务,对号码的依赖性、网内通话、与朋友在同一个网络,手机制式导致的终端选择范围的大小等,这些曾经影响竞争格局的因素,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是消费者首要考虑的。
更重要的是,当移动的既有优势,在4G时代,必然会被再度发掘,发挥新的价值。
4G时代,对网络覆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铁塔资源就变得更加重要,虽然铁塔公司目的在于整合已有的铁塔资源,但铁塔公司的实际执行力度尚是一个未知数。当铁塔公司的进度赶不上三家的4G网络布局的进度的时候,铁塔公司的作用就大打折扣。这个时候移动在铁塔资源上的优势,就会继续转化为4G时代的优势。
4G时代,消费者需要的并不是速度本身,而是速度转化为的体验,所以,4G时代的体验仅靠运营商是实现不了的,需与网络公司、甚至OTT服务提供商进行紧密的合作。这个时候,已有的市场份额,就会成为网络公司考虑合作对象的首要因素。在这个领域,企业本身的创新意识也变得更加重要。广东移动以微信推动流量的方式,就是一个例子。
实际上,移动的既有优势无非是市场份额,是已有竞争格局。竞争格局本身的路径依赖很强,很难改变,强者会更容易维持其优势。毕竟,移动一家就拥有超过7亿的用户。
除了既有优势,目前移动4G具有先发优势,行动迅速,网络覆盖进度超前,目前已覆盖300个城市,全国建立起超30万个基站。以广东为例,全省将建成基站7万个,城乡人口覆盖率将超过73%,珠三角地区将实现城乡完全覆盖。除了网络覆盖,在终端、资费、服务方面,移动也先行一步。产品资费方面,4G门槛低至20元,另有30元2.5G流量的大流量产品,同时还有流量转增、流量共享、流量红包等多种流量创新玩法。
所以,总体上看,移动4G与当年移动3G已不可同日而语,在客户需求、网络技术成熟度、网络建设力度、终端多样性、合作伙伴支持度等方面都具有较大优势。可以预见,在4G时代,移动的硬件网络优势将持续强化,移动通讯市场的竞争态势很难出现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