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中兴或遭欧盟双反自行立案 意在中国4G市场
http://www.cww.net.cn 2013年5月22日 08:41
中国电信设备企业近年发展突飞猛进,让欧洲大为担忧。一位接近欧委会的贸易专家的一番话很具代表性。在一次闲聊中,他对记者说:“两三年前令我们感到震惊的是,爱立信、诺西在欧洲的大批电信设备开始被中国产品所替代。如今,两家中国企业在欧洲电信设备市场的份额已经超过20%,而且仍在快速增长,而他们的名字我们在十年前根本不知晓。相反,欧洲企业在中国的日子却越来越不好。” 欧洲电信设备生产商的确在艰难度日。据欧洲当地媒体报道,诺西通信去年在全球范围内裁员四分之一,即17000名员工;阿尔卡特朗讯近期宣布裁员7.2%,即5500名员工;经营状况较为健康的爱立信也在去年底宣布将在瑞典裁员10%,即1550名员工。 中国企业日益上升的竞争优势被一些欧洲人视为源自不公平的国家补贴。欧委会处理对华经贸关系的智囊之一此前曾对记者说,华为和中兴并非是得到国家的直接补贴,其获取“不公平竞争优势”并迅速扩张的主要手段是国有银行的低息、甚至不计收益的贷款。该专家近期所做的一份调查显示,仅2012年,华为和中兴得到的国有银行贷款为500亿美元,而两家企业当年的总利润仅为23亿美元,与此同时,两家企业每年还从中央和地方政府得到巨额的研发经费。 对此说法,华为和中兴反驳称欧方偷换概念,授信额度并不等于实际贷款数额,企业实际获得融资远低于授信额度。中国的政策性银行之所以提供高额的授信额度,只是反映了该银行对企业增长的信心。“其中一家企业还几次试图当面向欧委会贸易总司解释这一问题,但均被拒绝。”一位业内人士透露。 两家企业也多次表示,竞争优势更多来自较低的制造成本和大力的研发投入。据了解,华为和中兴的研发投入占其总营业收入的比重均高于欧洲同类企业。而欧洲相关企业在中国市场份额的下降也是源于竞争力的此消彼长,并非因为所谓“中国外商投资环境恶化”。 前述不愿透露姓名的智囊曾颇显“无奈”地说,除了用贸易保护手段来应对中国的不公正产业政策,欧盟没有其他选择,而欧盟启动调查的真正意图在于“人为”地纠正这种不公平竞争。从去年5月至今,欧委会在与中方的“通气”中也曾“开诚布公”:放弃调查的前提是“华为和中兴将其出口欧盟产品价格提高29%,中方保证欧洲电信设备商在中国电信设备市场至少30%的市场份额”。 同时,随着华为、中兴近年来不断增加在欧市场份额,欧洲一些决策者也开始担心所谓“国家安全”威胁。“国家安全”是欧盟采取行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欧委会去年的一份内部报告显示,若不采取行动,欧盟成员国的“国家安全”将受到中国电信设备企业的威胁。德国有关部门去年拒绝了华为为其一个国家级学术研究网络提供电信基础设施设备。一位德国专家表示,在欧洲,从普通家庭到银行、研发机构甚至电力部门等重要基础设施都在越来越多地使用中国的无线技术和设备,这不得不引起很多欧洲人的担忧。 就调查案推动者、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而言, 处心积虑的“政治遗产”和“政治前途”是欧委会不顾多数欧盟国家和业界反对而发起调查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坊间传闻,“颇有政治野心”的比利时政客德古赫特正筹划于明年欧委会届满离任后,在比利时的政治舞台上“东山再起”。有当地媒体报道,不排除曾经在2004年至2009年担任比利时外交部长的德古赫特从欧委会“退休”后竞争更高职位的可能。 多名分析人士称,德古赫特如果能够发起启动欧盟史上首个“自行立案”,而且对象又是被很多欧洲人视为“夺走”了就业机会的大型中国企业,肯定会为他赢得很多政治资本和“民意”。德古赫特也想将“华为中兴案”打造成欧委会自行立案的“模板”,从而为其大力推动的欧盟“贸易保护工具现代化”提案正式得到欧洲议会和欧盟成员国的批准“摇旗呐喊”。 事实上,德古赫特力主发起的欧盟史上规模最大的“光伏案”已经创造了历史。种种迹象表明,欧盟6月裁定向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补贴税的可能性非常大。德古赫特在短期内急于再次对中国企业发起调查,主要是因为他在任时日不多,故而想在明年的欧盟机构“大换届”之前“再做点事情”。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作 者:张正富编 辑:王熙
猜你还喜欢的内容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