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讯(CWW) 2013年,随着移动互联网井喷式发展,免费OTT业务数据流量激增,给运营商网络增加过多压力。事实上,OTT侵袭传统电信业并非只发生在国内。放眼全球,很多国家的电信运营商都在遭受新一代互联网应用对于传统电信服务的冲击和影响,而OTT的发展趋势似乎也已经得到了业界认可,并成为当下ICT领域不可逆转的产业大势。
而在宽带中国战略下不断扩容的网络已经给运营商带来沉重负担,引出了沸沸扬扬的“信令风波”。中国移动一度指责微信大量的数据流量令其信令通道变得拥挤,从而带来网络瘫痪的风险,要求对微信进行收费,引来舆论哗然。但是,微信对网络管道的压力只是移动互联网海量应用中的一小部分,随着音视频以及更多在线应用使用率激增,带来的流量才是惊人的。
实际上,对OTT的利益博弈是一种协商手段,但以长远来开,电信运营商还是应正视其数据网络核心问题,即传统网络架构的种种弊端引发的对互联网新业务的不适应,难以发展。只有通过实施网络架构优化及使用云计算、虚拟化、SDN等新兴技术,灵活配置网络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才能够实现运营商可持续发展。
运营商陷增长乏力困境
大量互联网新业务的出现,使得电信运营商的话音业务和有限的增值业务不断贬值与被边缘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物联网M2M等大量新型终端的出现,带来巨大的网络流量和信令压力。据贝尔实验室模型分析,2011年至2016年,全球网络年度总流量的复合年增长惊人,与2011年相比,2016年的年度总流量将增长45-85倍。
应宽带中国战略要求,三大运营商接连进行宽带提速,网络扩容已翻倍增长,投入资金更是巨大。可是,根据相关机构评测,中国用户的网络体验仅排名全球第71位。
电信企业开始面临增长乏力的发展困境,不但固话语音业务收入大幅度减少,而且固网宽带、移动互联网这两个被视为最重要的业务增长点,无论国内外都面临着增量不增收或增量减收、量收剪刀差持续扩大的被动尴尬局面。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形势格外严重。
中国电信前总工程师、现工信部科技委常务副主任韦乐平认为,电信业引以为豪的“电信级”业务在体现高质量、高可靠的同时,也意味着高复杂度、高成本和高浪费。而IT业的基本思路是水平开放式架构,软硬件解耦,硬件管性能,软件管功能,有利于技术业务创新。运营商应该走“去电信化”道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也表示,运营商传统网络结构不灵活,较难适应互联网新业务需求,服务质量无法保证,产业价值链难以为继。互联网流量的飞速增长,另网络难以负载未来海量信息财富的需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网络提供商灵活配置网络资源,构建一个智能的未来网络体系。
IP路由器位行业转型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