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大生》杂志记者贾岩
中兴曾经敏锐地捕捉到了属于自己的市场,尽管每一次下注都让旁观者匪夷所思,但胜多败少。在政府和企业纷纷投入生物能源的新一轮赌局时,中兴无论是“押大”还是“押小”,都只不过是在市场面前最无奈的选择。
13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如果投入通讯行业,5年回报之和最高为19.5亿元。在风险面前,中兴把同等的资金投入回报丰厚的棕榈种植业,近百亿的回报值得保守的侯为贵冒险。
外界对于中兴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兴能源”)的种种猜测,正随着能源计划的日益明朗而消散。五年之内,贴着“中兴”牌的食用油将出现中国及国际市场上。
2008年6月26日,对于参加为期两个月“中兴棕榈种植经理人培训”的40多名中兴员工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很少露面的中兴集团董事长侯为贵从深圳赶到北京出席了开学典礼,一起来的还有中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于涌。
在这个典礼上,侯为贵和于涌明确提出了中兴能源的具体远景规划。侯为贵表示:“生物能源将成为中兴未来的盈利增长点。”
其实,早在2007年4月18日,侯为贵就意外地出现在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兴通讯”)的年报会上。更加意外的是,侯为贵在会上宣布:中兴通讯将斥资3亿元进军生物能源领域。在中兴能源13亿的投资中,侯为贵个人出资2000万元,占1.55%股份。
在中兴能源的计划中,总资本在5年内实现从13亿元到200亿元的飞速扩张,即5年内增长近15倍。当时“中兴能源”对于外界还只是一个概念,随着计划逐步铺开,中兴能源的盈利前景渐趋明朗,而此时觊觎生物能源的已经不止中兴能源一家。
在全球粮食价格高企的大背景下,各大食品和农产品企业不断获得高额利润的消息诱惑着其他领域的企业开始跨行业进军农业,而种植业作为农业上游环节则备受青睐。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也全力冲刺生物能源。中兴能源是否会成为未来发展的利润增长点则取决于生物能源未来的种植前景。
中兴通讯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之一。它于1985年成立。1997年,中兴通讯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中兴通讯拥有无线产品、网络产品和终端产品(手机)三大产品系列,并逐步涉足国际电信运营业务。目前,中兴通讯已进入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如今,中兴集团已经成为涉足能源、房地产、手机以及通信设备等几大领域的多元化集团。从1985年的小设备厂成为国际通讯设备供应商,中兴用了24年。
拓展能源只为现金流
中兴集团实际上从2006年就开始进入了寒冬。据《大生》杂志记者了解,中兴集团的主业,即通讯与设备制造业的利润率一直呈现波动状态,从本世纪以来利润率最高点——2002年的35.9%到2006年33.6%的低谷。虽然2007年的利润率有所回升,但仅仅提高了0.25%。
一组来自官方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2007年,中兴通讯的国际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由23%、36%、44%上升到60%,海外市场收入目前已超过国内市场收入。
造成中兴通讯窘境的原因之一,是国际化的征途远比想象的难。在新的革命性的电信技术出现之前,整个电信设备制造业实际上正逐步向传统制造业靠拢。全球性电信资费下降,在吞噬着电信运营利润空间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压缩了电信设备制造的“钱途”。尤其是在大唐和巨龙沉沦之后,中兴和华为之间的竞争更是日趋激烈。
在2004年升任中兴通讯总裁之后,殷一民曾一度放弃海外市场,但是中国大陆市场利润率日益下降,从2005年的32.5%到2007年的31.99%的变化,要求中兴必须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开拓新的生存空间。
中兴通讯曾经在海外创造了绝佳的业绩,但随着擅于海外拓展的于涌辞去上市公司高级副总裁职务,在华为的挤压下,中兴通讯的海外利润也在持续下降,亚洲地区从2005年的41%的高利润下降到2006年的31%,而2007年更是下降到了28%。只有非洲地区的利润率还保持在较高的43%。但是贫穷战乱的羸弱小国也难以带来收益总量的提高。
在只能靠价格战打天下的时代,在推行3G还困难重重的严酷事实面前,谁才能够帮助中兴集团过冬呢?
不同于逐步剥离其他业务、专注于通讯设备领域的竞争对手华为,中兴通讯已经采取了通过投资新兴行业而分散风险的手段。通过多元化降低风险已经成为中兴通讯的不二法门,且屡试不爽。
首先,通讯设备行业已经从高新技术行业的高技术、高利润转向传统制造业的低利润、高成本。在没有大规模技术革新推动的情况下,只有完全依靠价格战的方式占领市场。
其次,中兴通讯在与咄咄逼人的华为竞争时,面对价格战的紧紧逼迫却无法回避,海外已经成为两家公司价格战的最大战场。
面对竞争压力,侯为贵的选择是投入环保、能源等朝阳产业,进军房地产等现金流充足、回报率高的产业,以维持企业的竞争力。
中兴能源计划
在这次棕榈种植经理人培训开学典礼上,侯为贵的一句话令人震惊。他说:“短期内,中兴能源在海外种植收获的所有棕榈油,有99%将作为食用油,只有1%甚至更少的棕榈油被投入到生物柴油的生产中。”
而于涌告诉《大生》杂志记者:“生物柴油是公司长远的发展方向。”据《大生》杂志记者了解,中兴能源生产的生物柴油的主要买家是中国石化。
2007年4月,中兴通讯在年报中提出,以合资的方式出资3亿元,与关联方中兴维先通、中兴发展、中兴国际及公司董事长侯为贵共同投资,成立中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合作三方的投资比例是:中兴系占70%,洪湖浪米业占25%,武汉工业学院占5%;“中兴系”包括中兴国际、中兴发展、中兴维先通、中兴通讯等。
中兴能源在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区投资新型生物能源项目,把各种油类,包括食用油、废油等转化成汽车可以使用的柴油。现在,这一项目的技术已经达到了欧洲标准,并通过了连续化生产的实验。此外,这条生产线还可以生产高品质的精炼食用油。
中国目前的政策鼓励节能减排,使用清洁新能源。但是,就生物能源而言,仍有所限制。同时,由于各种油类来源有限,还难以做到大规模产业化生产。
侯为贵告诉《大生》杂志记者:“我们计划发展木薯、甘蔗等作物,这些作物一年之内就能收获,可以迅速产生效益。这是公司短期内的规划。”
根据于涌的说法,尽管棕榈的成材周期较长,公司还是选择将种植产值更高的棕榈树作为长期规划。
选择“金棕榈”
2008年5月25日,在中兴能源阶段性工作总结及规划大会上,于涌表示:“公司的项目选择排序应该是:棕榈、玉米、木薯。”中兴能源把棕榈作为首要的种植作物。
不论是制造生物柴油,还是做食用油,棕榈油都有更大的优势。
首先,食用的话,棕榈油具有其他植物油无可替代的地位。目前在中国,棕榈油已经成为仅次于豆油的第二大植物油消费品种。2001/2002年度豆油价格开始增长,而棕榈油价格相比豆油低450—2000元/吨,相比菜籽油低1000元/吨左右,拥有价格优势。这样,棕榈油也成了当下全球需求量最大的植物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