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市场与产业研究室主任 史炜
“中国移动通信业20年”这个话题我觉得挺有意思,如果是3年、5年,我们或许看不出太大的变化,但20年我觉得移动通信变化就太大了。这种变化不仅仅是人们消费方式的变化,更是一种观念的变化。
20多年前,大家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移动通信,那时谁家要是有个固定电话肯定是非富即贵。再后来,移动通信出现了,大哥大也开始风靡一时。
当时大哥大的价格动辄2、3万,这和当时人们的收入相比,可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但大哥大当时在国内仍然是供不应求。市场需求之所以如此高涨,我觉得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就是大哥大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这种象征含义甚至已经大过了它本有的通话功能;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那个时候的电话资费比现在要高,一个月的话费基本都在千元以上,但既便这样,到了交话费的日子大家还是心甘情愿地赶着去排队交钱,因为在那个信息渠道匮乏的年代,手机所带来的信息价值往往比话费本身要高得多。
到了今天,手机已经不再是身份的象征,而是一种基本工具,并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娱乐当中,这是20年前谁也没有想到的。
从通话工具到信息处理器,手机在普及的同时,被赋予的含义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手机最原始和最基本的功能,话音业务虽然仍是运营商目前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但它所占据的业务份额已经越来越小。
移动通信产业在带给老百姓便利的同时,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我看来,我国以移动通信为首的产业链的发展速度已远远超过中国其他产业链的发展,它不但带动了软件业、芯片、网络设计、网络制造等产业的崛起和壮大,而且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行业所应用。所以现在我们已经不能简单地把移动通信称为通信产业了,而应该是ICT,通信和其他产业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
移动通信业这20年我们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在未来的移动通信领域,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我们思考。在2G时代,我们虽然造就了全球最大的移动市场和移动运营商,但在软件、芯片等产业链的前端,我们还是没有多少话语权,我们现在还是停留在世界的消费、生产和配售中心。在ICT体系下,中国的通信业要往上走,就必须集中力量形成我们自己的通信软件研发体系,毕竟软件产业才是信息化的根基。(新苗)(张跃辉)(高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