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很多年里,中国的民营资本(以下简称民资)总是在一种不安全的环境中生存。很多人的感觉是,政府缺钱的时候,对民资是鼓励和积极吸纳;政府不缺钱的时候,对民资是消极和积极打压;民资在与国有资本较量时,总是处于下风。
十八大之后,政府对于民资进入国有垄断行业的态度又一次发生了重大变化,鼓励民资,引导民资进入国有垄断行业形成了新的气候。工信部在2012年6月份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的实施意见》,鼓励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的八个领域,其中包括鼓励民间资本开展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的试点;鼓励民间资本开展接入网业务的试点和用户驻地网业务;鼓励民间资本开展网络托管业务;鼓励民间资本开展增值电信业务等。
其中,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的放开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先后有数十家民营企业申请三大运营商移动转售业务牌照,在2014年掀起了一股虚拟运营商(以下简称虚商)的热潮,为已经趋稳发展、活跃度下降的电信业注入了不少活力。其中,在人才流动、业务创新、服务创新以及资费竞争等方面起到了鲶鱼效应。
然而,正当大家高喊革命口号,推出各种吸引眼球的品牌、业务和资费套餐,准备开始大干一场时。苏州蜗牛率先高调宣布的“放号”行动却被联通突然叫停,一时间引起了全国媒体的讨论。
5月23日,蜗牛移动通过官方网站发出《不哭 999免卡用户且用且珍惜!——致蜗牛免卡用户的一封信》,提出对联通紧急叫停其放号的行为不予置评,同时提出愿意为“在本公告(2014年5月23日21时)发布后已选号未发卡并发起退款的用户和未选号并发起退款的用户”全额退款并奉上100元的歉意金。
虽然事后两家企业先后澄清问题所在,蜗牛也通过道歉加赔偿等措施平息消费者不满,并在近期又重新开通了试商用放号的业务。
这一连串的事件被媒体解读为是互联网公司的互联网思维和以快致胜的策略与传统运营商思维和流程致胜的不一致所造成的。
然而,我认为,这件事情所透露出的最根本的两个问题更需要我们警示。
一是对民资进入电信行业的保护。
这一点我在开篇时就提到,过去几十年,我国对民资的安全性和持久性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保护。而对于鼓励民资进入的政府垄断性行业,本身对民资的依赖性就不强,往往都是政府的单边推动,企业的被动配合和民资的短暂热情,往往最后都是不了了之。而对于电信行业而言,恰恰是一个需要长期投资,长期经营才能有收益的行业,这就要求民资进入之后,必须确保他们自己的安全,更要确保他们和国有大型企业之间的合理、合法、公平、公正的合作关系,而不是之前那种一个高高在上,一个低三下四的甲乙方关系。
比如,首批获得移动转售资格的企业,在不到两年的试点期间,每家少说也得投资1~2个亿,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这不是一个小数字。这些企业也是希望长期在移动转售以及后续陆续开放的电信业务领域深度发展,而不是花钱走过场。
因此,政府在发牌的时候,就应该充分想到民资进电信的安全问题,就要给合作主体三大运营商十分明确的态度和意见,更要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措施来保障民资的安全问题。
二是虚商业务和经营一定要合法、合规。
虽然说要保护民资,但民资进入电信服务行业,并不意味着会降低监管的门槛,尤其是所推出的业务、服务及产品及相关经营活动都必须合法、合规,不能引起行业无序、混乱发展。
我们看到,有些虚商打出的所谓“半年全国语音全免费”、“送全国3个G流量”、“所有余量永不清零”、“零月租无套餐”等等与之前三大运营商完全不同的服务承诺和资费标准,不可否认,这些策略都是抓住了三大运营商的薄弱环节,从而吸引消费者。
然而,需要考虑的是,消费者是用脚投票的,那么,虚商推出业务时就要考虑这些承诺是短期行为还是长期行为?承诺无法实现之后该如何处理?过于低廉的资费是否会长久?过于吸引眼球的策略是否会引起消费者的虚假投诉等等。
以蜗牛此次所谓乌龙事件看,双方的解释是蜗牛业务推出过程明显和中国联通的流程不符,从而出现所谓的违规行为。这件事应该说给所有虚商都提了醒。毕竟,这仅仅是和运营商之间对接出现的违规问题。下一步,真正推向市场,面向消费者,则会遇到更多的法律、法规问题,甚至可能会出现无法想象的监管难题,必将面对监管部门、工商部门等若干部门的强力监管,那么,就要确保其业务、服务等过程的合规、合法。
当然,我们也要确保监管部门对民营虚商和国有运营商一碗水端平。
最后,目前获得牌照的虚商基本上都是在原有主营业务之外的增值拓展,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纯粹的移动转售是很难挣到钱的,因此还要把创新点放在如何与自营业务的结合和再创新上。既然核心资源掌握在三大运营商手中,就不要整天想着“革谁的命”,而是实实在在做好创新、做好业务、做好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