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用户为网络资源供应者 运营商与Wi-Fi提供者合作前景广阔
http://www.cww.net.cn 2013年4月8日 09:36
德国电信(DT)终于要开始和Wi-Fi运营商合作。3月4日,德国电信宣布将与Wi-Fi运营商FON建立合作关系,德国电信的用户将得以享受无线运营商FON多达800万个热点的庞大网络。随着智能终端和应用的成熟,移动数据流量已经逐渐达到单纯移动网络的承受极限,在此背景之下,德国电信和相对已经比较成熟的FON展开合作就成为水到渠成的结果。 相比较而言,英国人很早就开展了这种合作模式的运营,我们不妨对BT与FON的合作做一个观察。 用户充当资源供应者 2007年10月,BT宣布与FON合建世界上最大的Wi-Fi社区。当时,以Wi-Fi为代表的无线宽带覆盖范围仍然较小,大部分仅局限在所谓的“热点”地区。要想扩大接入覆盖范围,需要运营商投入较多的成本来建设无线接入点。但在商业价值相对较低、客户使用量不大的区域,成本回收周期往往较长。2010年6月,这一合作再深入一步:BT宣布取消无线局域网BT FON及BT Openzone用户的接入分钟数,使BT的宽带客户可以在英国国内无限制地使用Wi-Fi服务。 随着互联网应用价值链上内容、终端等的逐步成熟,覆盖区域的缺陷将会在短期内极大地影响到业务使用量的发展。因此,客户随时随地使用互联网服务的习惯也将会受到极大的局限。寻求迅速而低成本地扩大接入网络覆盖范围的方法成为热点。 为此,FON和BT合作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的无线宽带接入拓展方式”。在传统接入模式中,ISP给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提供有线的宽带接入资源,给无线热点用户提供无线资源;在FON的模式中,FON联合BT整合单独的无线接入后再以统一网络的形式将服务提供给客户,从而形成了广泛的无线接入覆盖网络,拓展了原有无线热点网络的覆盖范围。 在这种业务模式之下,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扮演了无线宽带网络系统的“资源供应者”的角色,BT在无需新增建设投入的情况下,将有线宽带资源转换成了无线宽带资源。一方面资源的利用率得到了有效提高,另一方面无线用户的覆盖范围得到了提高。 运营商与FON合作,能够在几乎不投入的情况下快速拓展无线网络覆盖。在FON运转良好的情况下,运营商通过充分利用客户手中固定宽带的余量,实现了一张Wi-Fi网络的构建。在此基础上,运营商就能够有多种选择:或者是把Wi-Fi网络作为无线网络的补充,分流客户不断增长的流量需求;或者是对客户使用场景补充,提升客户的使用感知和满意度,虽然不直接带来收入但是保证客户能够留在网上继续贡献收入;再者可以和移动产品一起打包成为新的产品包,形成新的ARPU增长带动手段。 有需求再生产 与传统运营商集中大量投入建设网络的方式相比较,这是一种新型分散、合作式的基础网络架构模式。实际上从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就可以发现:获取巨型、集中的通信网络正在让位于新型、分布的模式。在低廉的分布式网络接入成本面前,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广阔的、开放的互联网中潜在的企业家和合作者。而就资源的充分利用而言,这种模式也是非常值得称道的。这里体现出来了两个重要的原则:“有需求再生产”和“哪里生产,哪里消费”。 “有需求再生产”指的是带宽资源的生产计划不再是根据供应商的产能(例如生产无限量的包月带宽),而是根据最终消费用户的需求来进行安排——多余的产能可以共享出去作为无线接入带宽。这样一来,带宽管理信息的流向就由自上而下变成了自下而上,用户需求成为了生产的导向,大量的浪费带宽得到利用。“哪里生产,哪里消费”指的是带宽的生产不再是纯集中式的,生产尽可能靠近最终用户的所在,带宽的生产被“分布化”了。 与此同时,通过这种方式,网络的业务承载情况可能也会发生变化。假定参与DSL带宽共享的用户在参与业务前每个月需要缴付给运营商的费用是40欧元,获得10M的包月带宽服务。在共享后同样的带宽资源依然不变,移动客户的使用为运营商产生了15欧元使用费,共享资源提供给其他用户获得5欧元的分成。可以看到,同样的资源带来了60欧元收益,承载信息的价值得到了提升。实际上也是这样的,用户对溢出包月带宽的使用会比较随意和无计划性,而如果共享出来,对处于移动状态下需要宽带的客户是一种较为珍贵的资源,这些客户使用时会谨慎而做好计划。 [1] [2]
来源:通信世界网-通信世界周刊 作 者:云晴编 辑:于光媚
猜你还喜欢的内容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