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运营支撑 >> 市场动态 >> 正文
 
中国移动互联网冲浪者:拔剑四顾心茫然
http://www.cww.net.cn   2013年9月12日 10:24    

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仍处于亮点频现的年月。而所谓的蓬勃发展和兴盛,在未来多年还将惊人地上演一个又一个传奇。但另一方面,和传统互联网一样,抄袭者不仅会继续存在,并且还会继续向着寡头们集中。只有那些在巨头互联网公司尚未注意到,就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公司,才有可能成长为新的大树。另一方面,传统生态链的强者,并不一定就具有优势。

运营商“冲浪”失利

8月19日,网易公司首席执行官丁磊带着“易信”出现在公众面前。他说,“应该给用户更多的选择”。整个业界都将IM工具“易信”的出现,视为针对腾讯公司“微信”的挑战,对此,丁磊,以及投资“易信”的另一方中国电信,并未否认。

此时,腾讯公司的“微信”已推出两年七个月了。

此前,中国三大运营商在即时通讯(IM)领域的尝试,均以事实上的失败告终。而以微信为主力的OTT(OverThe Top,指绕过运营商发展数据类业务)类IM产品,已给三大运营商带来集体性压迫感。

中国移动早在2007年5月就推出的“飞信”业务,虽然在2010年曾达到2亿用户的规模,但随着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到来,几乎可以用“兵败如山倒”来形容。尽管中国移动在公开场合声称,飞信仍处于上升通道,“截至2012年底,飞信用户接近三亿,活跃用户近9000万”,但在集团内部,飞信业务发展不利的结论,早已做出。2013年4月,中国移动决定,“重构飞信业务”。

与飞信活跃用户尚未过亿形成对照的是,2011年1月才推向市场的微信,活跃用户数已高达2.358亿,注册用户总量更是接近5亿。如果算上腾讯公司最为核心的IM产品QQ,总活跃用户量高达8.185亿,甚至已超过中国移动7.4亿的手机用户总量(以上均为2013年第二季度末数据)。

相对于中国移动,另外两家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IM市场的尝试,甚至可用“惨淡收场”来形容。2011年8月5日,中国联通推出“沃友”,目前,该产品在市场上几乎已踪影全无;同年10月27日,中国电信也发布同类产品“翼聊”,该产品同样以失败告终。而在发布之初,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还曾高举“进军移动互联网融合通信领域”的旗帜。

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三大运营商所拥有的强大资源,几乎全面失效。部分原因产生于‘基因决定论’,更多原因则是‘门户之见’导致三大运营商相互防范,却将市场让位于微信了。

移动互联网市场的业务更新,甚至要比传统互联网还要快速。运营商在新业务开拓和部署的过程中,完整的流程,和固有的电信级业务保障能力的思维,限定了其业务部署速度,不可能像互联网公司那么快速。运营商既有的优势,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仅无法充分体现,反而可能成为负担。比如微信大面积宕机事件,在公众看来,只不过是一个单点事件,也不会形成大面积的负面舆论,业务恢复后继续使用就算完了;但如果是同样的业务,运营商出现宕机,那么就是严重的事故了。这跟消费者对运营商和移动互联网公司的心理预期不一样有关。

不同运营商之间的“门户之见”,也让运营商所拥有的手机号码天然优势变成劣势。比如中国移动的飞信业务,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只为中国移动号码提供注册服务,并且直至如今,仍然不能实现从PC或客户端向其他两家运营商手机用户发送免费短信。对于互联网乃至移动互联网“开放”的事实性忽视,成为三大运营商IM业务发展失利的另一主要原因。

[1]  [2]  
关注通信世界网微信“cww-weixin”,赢TD手机!
来源:新浪科技   编 辑:郄勇志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移动互联网  运营商  
猜你还喜欢的内容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相关新闻
即时新闻
通信技术
最新方案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