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赵慧玲 徐向辉 江志峰
6.2第二阶段:引入叠加网络
多数固定运营商选择NGN叠加的方式,因为网络叠加允许运营商遵循需求驱动的演进策略。在尚未全面部署基于IMS的网络架构的条件下,运营商可以利用集成了呼叫控制功能的应用服务器或基于软交换的呼叫控制,有选择地开展诸如IPCentrex、VoIP或预付费呼叫卡等应用,以获得新的业务收入。
另一个运营商常用的策略是把下一代应用优先引入其国外市场,而非本国市场。例如,Telefonica首先将VoIP业务在其他欧洲国家部署,并委托竞争性的本地交换运营商(CLEC)来运营。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国外的网络规模小,复杂度低,风险也就随之降低。并且,国外市场可能会提供更有利的法规政策。
6.3第三阶段:分层网络架构
随着NGN叠加网络的发展,建立全面的NGN分层架构。该架构具有相对分离的传送层、控制层和应用层,包括CSCF、HSS和AS等IMS的关键功能实体。
在该阶段,不同的运营商在融合的程度以及网络功能选择的定位上将不尽相同。某些运营商的NGN可能完全融合,通过虚拟子网的建立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另一些运营商则可能倾向于用更直接简单的方式管理不同的网络需求。根据运营商的具体需求,HSS数据库可能是融合的,也可能是分离的,同时对会话边界控制设备的功能要求也会存在差异。但是,呼叫会话控制的集中将会是普遍的配置。值得注意的是,集中的呼叫控制有利于成本的降低,但也带来了抗攻击能力差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军事防御用途的网络。因此,完善的备份机制是不可或缺的。
6.4第四阶段:固定移动融合(长期目标)
运营商也在探索未来的网络融合和业务融合架构来提供固定和移动的融合业务。由于核心网络可以支持多种接入技术(如DSL、W-CDMA、Wi-Fi、WiMAX),因此,诸如基于SIP的FMC(VCC漫游)、基于IMS的Voice/VideoSharing等固定移动融合业务均可提供。从用户的角度,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之间的界限将开始变得模糊。
6.5第五阶段:全部IP化(长期目标)
NGN演进的最后一步即为全部IP化。BT启动的21世纪网络就是众所周知的PSTN替代工程,计划在2010年完成。而考虑到巨大的投入成本,多数运营商将PSTN的替代推迟到了下个十年。
BT的计划与其他运营商的区别在于,BT的NGN既支持传统的PSTN业务,也支持宽带应用。也就是说,BT采用PSTN仿真功能确保与传统PSTN相同的连接、设备和业务操作,同时,采用PSTN模拟提供基于宽带的VoIP业务,预计通过低成本的业务提供和创新增值宽带应用的提供来增加利润。而考虑到投资建设新的接入网络来支持遗留的PSTN业务不会获得收入的增长,多数其他运营商只是通过NGN叠加网络提供基于IP的PSTN模拟应用。
7 移动网络的演进策略
众所周知,当前多数移动网络都源于20纪80年代或90年代初期建设的GSM网络。从仅支持TDM语音到今天移动数据业务的提供,移动网络已经历了多次升级和扩张。随着能够支持更高带宽和更新数据业务的新技术的不断涌现,3GPP先后制定了GPRS、EDGE、HSDPA、HSUPA等一系列标准,数据业务的速率从原来的48kbit/s提高到2Mbit/s。分层架构使得移动运营商可以独立于语音网络发展高速数据业务。GSM移动网络的演进路线如图2所示。
与GSMR99相比,R4用软交换代替了TDMSMC,这种集中式的移动软交换可使OPEX减少50%。同时,R4可提供新的3G业务,如准IMS的PoC(Push-to-talk)、改善室内覆盖的WCDMA无线接入等。R5则首次提出IMS架构并引入了PoC、VideoSharing、呈现业务等典型的IMS业务,并支持基于HSDPA的移动宽带业务。
R6和R7则支持实时的IMS应用,如VoIP、交互式游戏、基于呈现的呼叫特性以及基于3.6Mbit/sHSUPA的宽带接入能力,带宽和容量的提高将消除大规模移动宽带业务提供的局限。R8则构建了一个全IP的IMS移动架构,宽带数据网络域将与语音网络域完全融合,支持多种无线接入网络技术。预计到2010年,移动设备的宽带容量将达到100M。
在向IMS的演进中,各移动运营商希望既可以利用全IP架构减少运营成本,又能保持原有的基于TDM的业务模式。因此,2006年7月,Verizon联同五家设备提供商,从可实施和平滑迁徙的角度,又提出了一套IMS建议——改进IMS(A-IMS),并递交3GPP2。A-IMS同时支持基于SIP和非SIP的NGN业务,定义了从当前的CDMA移动网络向全IP架构转移的详细步骤。通过引入应用管理器、业务数据管理器、承载管理器、策略管理器、安全管理器在内的多个会话管理功能实体,解决包括端到端安全、QoS、对SIP和非SIP业务的统一处理、IP地址携带、多级业务交互管理等多方面问题。
8 宽带发展趋势的观点
运营商推进NGN演进的最终目的是能够真正控制自己的命运,在未来通信市场中成功地占据一席之地。着眼于未来的通信消费市场,IMS的作用体现为以低成本方式实现多样业务的集成和融合,而并不是创造出某种杀手级应用。
纵观当前市场形势,可以预见的是,下一代通信市场将向着如下方向发展。
a)互联网应用指数级增长。无疑,免费且生成迅速的互联网应用会为运营商带来冲击,但运营商无需企图利用自身的业务分发平台提供上百种类似的第三方应用,而应该充分利用IMS的智能业务感知能力提供有别于那些在线应用的主流业务。
b)语音将融入到各种其他的业务和应用中。互联网中即时通信、VoIP等应用的出现使得用户越来越希望使用免费的语音通信。为了保护部分PSTN语音收入,运营商应当考虑将宽带VoIP与移动呼叫捆绑,例如,将相对低费率的VoIP与Wi-Fi手机、家庭无绳电话或传统的蜂窝呼叫等放入同一个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