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8日,中国通信设施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即铁塔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根据规划,2014年底前铁塔公司负责所有新建铁塔与无源系统,三大运营商均向其租赁;2015年开始,陆续收编三大运营商存量铁塔(包括机房和机房内的有源设备,同时逐步收编存量基站站址与所有室内分布系统);2016年中期,完成向“通信基础服务公司”转变的目标。同时,铁塔公司逐步向其他公司开放股权。
初期:铁塔公司只是降低三大运营商的成本
运营商的基站建设早已是老大难问题,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区当中。在城区当中,建设基站往往需要支付买路钱,如给开发商、物业或者地铁运营方等,同时还需要忍受居民们因恐惧所谓的辐射而强烈的投诉。在国内多个城市,因为建设基站,居民们围堵营业厅、围堵建设人员,甚至破坏基站的案例屡见不鲜。
目前,站址的选择上,可谓僧多粥少。在人口密集区,能建基站的地方有限,却有三个运营商在争抢站址,自然会让开发商或物业有了更大程度的议价能力,进而抬高了每个运营商的建站成本。而一个站址若只有一个运营商建设基站,其实也是一种资源浪费,拉升了三大运营商的总体成本。为此,在政府的主导下,早在数年前,就开始推行站址共享,但效果并不理想。
今年铁塔公司的成立,是在原有的站址共享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原来的站址共享,是一种行政行为,实际要三大运营商自觉拿出自有的站址来让其他运营商共享,并没有非常强的约束力。而在铁塔公司模式下,将逐步实现所有站址都归属第三方公司,运营商租用站址,变为一种市场行为,也将具有非常强的约束力,铁塔公司作为独立第三方,自然不会说某一站址租用给A运营商后,就不再租用给B运营商。
就目前国内三大运营商而言,当前主要任务是发展4G,这又需要建基站。但4G的频段比3G频段高,这就意味着在同等条件下,单一4G基站的覆盖会比3G基站覆盖要小。所以除了利用原有的站址外,还需要寻找到更多的新站址,尤其对原有站址数最少的中国电信而言更是如此。
铁塔公司的成立,在寻找新的站址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对于三大运营商都是有利的,能够降低一定的成本,尤其是对于联通与电信等站址数较少的运营商,在铁塔公司完成对三大运营商站址的收购后,就能够利用中国移动的站址资源,让获得成本下降的空间更为明显。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铁塔公司并不拥有基站资源,更没有主干网资源,它只是拥有单一的基础设备资源,网络的运营还是掌控在三大基础运营商的手中,因此,短期内,指望铁塔公司的成立短时间内实现中国电信业的网运分离,是一件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未来:铁塔公司或许推动中国电信业的深层次变革
现在的铁塔公司是如此的定位,但是这并不影响畅想铁塔公司能够在未来推动中国电信业深层次的变革。笔者预期,不排除铁塔公司在未来成为网络中立化与国有企业混业经营的重要抓手。
首先,从铁塔公司名称来看,“中国通信设施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表明了其不仅仅是去经营铁塔,而是可以为运营商提供通信设施服务,而广义的通信设施,包括了基站资源,主干网资源,以及网络运营系统等。
其次,政府搞虚拟运营商的本意,是想更进一步的激活电信市场,但目前从基础运营商与虚拟运营商的合作模式看,虚拟运营商沦为基础运营商业务销售渠道的特征更为明显,并且由于拿不到价格较低的业务批发价,他们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为此,不排除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市场上剩下少数健壮的虚拟运营商之后,从政府层面推动网络中立化,让虚拟运营商升级,同三大运营商享受同等待遇,即直接向中立的通信设施服务公司租用网络资源。
第三,从十八大之后,新一轮的国有企业改革开始推进,从过去十年的国进民退的发展模式,转向混业经营的发展模式,除了引入民营和国外资本之外,也要吸引他们的经营理念与管理模式。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首先需要划小合作单元,否则以国有企业现在巨大的体量,任何的外部投资都只是沧海一粟,不会在经营中有任何话语权。在电信产业中,将站址资源先行剥离出来,是划小单元的重要模式,100亿的公司规模,还是有能力吸引外部投资,并且在公司当中形成一定话语权的。
当然,对于混业经营与网络中立化,在未来,前者实现的概率要更高一些,毕竟面临4G,甚至5G的巨大投资压力,铁塔公司能够成为一个融资平台,而对于后者,实现的难度相对较高,毕竟各大运营商都不愿意进一步放弃自有的核心资源,即便放弃了,三大运营商巨大资源的整合,也是一项旷日持久,难度极高的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