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制剧逆流:乐视“网络文学”里挖金矿
http://www.cww.net.cn 2013年7月8日 15:41
魏武挥在专栏文章《搜狐为什么突然热衷自制剧了》中,把网络视频企业做自制剧的潮流类比为英国的“成本附加制度”,即自掏腰包投资制作,通过自有的渠道播出。 但别忘了,这一模式的前提是,你的平台已经拥有(能抗衡有线电视)的成熟、固定的用户群。在没有掌握有信服力的数据的前提下,我们暂且不讨论国内视频内容付费市场有多少;不过,一个视频网站,每年区区两三部自制剧,如何能够同每年的优质电视剧市场展开残酷竞争竞争? 在竞争的态势下,为实现网络剧集的快速制作、快速传播,也必然决定了网络自制剧的内容水平有限。 “网络文学”模式在视频行业移植 当红自制剧如乐视网的《我叫郝聪明》、截止到6月下旬日均VV已经过亿的《唐朝好男人》,以及搜狐视频号称播放量超过3亿的《屌丝男士》等,基本可以代表自制剧的普遍特点。小编将其概括为“两个轻量级”: 一是题材轻量级。后宫剧、穿越剧、职场剧,家庭喜剧等,是网络自制剧的普遍题材,多走轻时尚和轻偶像剧路线——这与网络文学的热门题材不谋而合。 二是内容(篇幅)轻量级。例如搜狐出品的《我的极品是前任》,每一集只有15分钟长度,严格来说,完全打破了我们固有印象中“电视剧”的形态,可以叫做短篇系列剧,这完全可以类比140个字发微博对“长内容”形式的冲击。短期内迎合了短视频的需求。不过,该剧属室内情景剧,成本自然无法同传统电视剧制作相提并论。 以乐视网最新的自制剧《唐朝好男人》为例,演员阵容乏善可陈、演技平平,制片方并未引入知名度较高的明星。一方面,启用草根明星对于整个电视剧制作行业不失为一件益事,然而,不得不承认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内容行业,明星效应可谓对任何剧集的观众认知度起到了决定作用。那么,启用新面孔很大程度上是制作方出于节省成本的考虑。 台词普遍直白、剧情设置相对简单、植入当下热门话题,成为网络自制剧的标配——这不恰恰是众所周知的“网络文学”模式在视频行业的移植? 而事实上,内容上早已有网络文学到自制剧的移植。举例来说,腾讯视频即将上线的《我的西游》编剧就是著名的网络小说家今何在,《诛三计》也是由同名畅销小说改编;乐视最新推出的《唐朝好男人》同样改编自当红网络小说。 网络文学作品中,绝大多数情节拖沓、逻辑不严谨、不太讲究基本文学技法的小说称被作“小白文”,而这正是网络文学受众的集体爱好,其中,部分受众是主要的付费阅读群体。 除了阅读付费,网络文学版权方通过出售改编权来获利是主要的盈利模式之一,自制剧制片方已成为采购网络文学版权的一大买主。 而网络文学模式面临的问题,首当其冲是盗版。同理,在视频行业,受众找到免费分享的资源并不难,想通过一部低成本的剧集把用户留在自家网站上?恐怕没那么容易。 另外,网络文学的受众面很难扩大化。看看网络文学霸主盛大文学区区不到6亿美元的估值,就更直观的说明此种模式局限性有多大。 比较下来,网络自制剧的受众类型也就基本划定了。“网络视频的确已成为互联网上主流的消费内容”,腾讯的刘春宁说的没错,然而受众是一分为二的;也就是说,那些只追美剧、英剧的群体永远会追,基本上不可能都转化成自制剧的用户;自制剧的受众,正如“网络文学”所满足的需求群体,有着同样的特点:死忠却难以吸引优质广告主。 所以,对不起,自制剧投资方们靠贴片广告挣钱的如意算盘就废了。 不同网站出产的自制剧,不光内容模式接近,制片模式也集体偏好“品牌植入”。要么与电视台进行深度合作;比如,乐视网投拍的《我叫郝聪明》就在播出前拿到了与每克拉美的赞助,这种深度品牌植入等方式,实现了控制成本的目的。然而,优质广告主必然会考虑,即便深度植入能否直达我的目标受众?这将极大的考验广告主的忠诚度。 来源:钛媒体 编 辑:魏慧
猜你还喜欢的内容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