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卓越团队服务奥运
2008年9月8日 14:33    通信世界周刊    评论()    
作 者:赵经纬

    北京奥运会在世人的一片赞誉声中完美收官了,作为本届奥运会的独家移动通信服务提供商,中国移动践行承诺,为本届奥运会提供了“最丰富的业务,最周到的服务,最优质的网络”。2008年7月,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共派出800多名场馆服务人员组成40多个团队,陆续进驻场馆,成为奥运服务的最前线人员,他们奋战在各个岗位上,艰辛而圆满地完成了各项通信服务保障重任。他们在奥运会期间为各国友人留下的记忆,成为本届奥运会的一道亮丽风景。

    奥运村:夜以继日,保障24小时顺畅通信

    中国移动奥运村通信保障团队由技术团队、市场团队、自助终端团队、收费卡团队和营业厅组成。在来自中国移动北京公司的技术团队负责人乔楠经理陪同下,记者于8月23日实地探访了奥运村的移动通信保障情况。

    奥运村面积为66公顷,是“鸟巢”面积的三倍,有42栋公寓楼,驻扎着约16000名各国运动员和代表团官员。在奥运会赛时主要地区,奥运村的机房最多,设备最复杂,且分布在奥运村各个区域。奥运村中提供了本次奥运会中国移动所有的业务,包括2G业务、TD-SCDMA业务、无线info、即拍即传、运动员专网等,另外还采用了大量的新设备,这些都给通信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乔楠说,奥运村中的运动员来自五湖四海,由于时差问题,奥运村日常的通信保障时间就比较长,每天凌晨三点仍有许多运动员使用中国移动的网络与各国友人联系。因此奥运村的通信保障是奥运会期间正式运行时间最早、结束最晚的区域。这就给技术保障团队的员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夜间进行网络巡检和故障处理是常有的事情。此外,技术团队还经常遇到客户提出一些并不属于自己管辖范围内的故障处理请求,而面对这些请求,大家无不是尽全力去解决。

    就在乔楠陪同记者探访奥运村移动营业厅期间,有一位蒙古拳击教练在购卡后不知如何打开自己新买的iPhone手机后盖,这本不属于营业厅人员的服务职责,更不属于技术团队经理乔楠的职责,然而,营业厅值班经理和乔楠还是想方设法为其解决了此问题。乔楠更是拨通了一位使用iPhone手机的朋友的电话详细咨询,该教练对他们的真诚和友好大加赞赏。而就在处理此问题期间,不断有外国运动员前来办理业务,除了营业人员良好的服务态度令记者印象深刻,他们出色的英语表达能力也让人惊叹。

    7月23日凌晨5点,奥运村超级服务中心的大门被轻轻推开了。来自中国移动北京公司的技术团队员工张洋看着被惊醒的服务人员一脸歉意:“我有一个问题刚才没解决,我睡不着,我想再试试看”。服务人员很惊讶:“你们不是3点才来过嘛!我的天啊,怎么五点钟又来一遍!你们的工作也太认真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的一个问题终于解决了。张洋哼着小曲,走在朝阳沐浴下的奥运村,心情格外舒畅。

    技术团队是中国移动在奥运村里惟一一支24现场小时值班的团队。7月23日,毕文通、王鑫和张洋从前一天晚上开始巡检,共同解决了日班发现的四个WLAN问题,完成时已是凌晨三点。回到办公室,大家都一身疲惫,很快就倒在地铺上,这时张洋却悄悄地爬起来,想到因为时间关系,在超级服务中心出现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于是匆匆赶往超级服务中心,于是便有了上面的一幕。

    每天夜幕降临时,技术团队的几名员工就开始了晚班巡检。他们的任务是巡检奥运村南北区的机房、应急车、运动员专用WLAN网络及无线info专网的AP运行情况,并与菜市口中心监控系统紧密联系。这些站点散落在奥运村66公顷的范围里,最远机房之间的距离为2公里,而他们只能依靠步行到达,一次巡检下来,最少也要两个半小时。奥运村里,经常出现他们或者披星戴月或者头顶烈日前行的身影。技术团队的场馆经理梁燕芬说:“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值班,正是大家的辛勤努力,才换来了奥运村移动通信网络的稳定、可靠运行。”

    中华世纪坛: 忙忙碌碌,助力团队大放异彩

    位于中华世界坛的奥运文化广场上排列着一个个北京奥运会赞助商的服务展厅,由中国移动北京公司海淀分公司负责运行的中国移动展厅也在其中。记者于8月20日来到这里进行了访问。

    中国移动的展厅分为手机加油站、游戏娱乐区、业务受理区、TD展示区、奥运观赛区等几个部分。展厅总协调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展厅落成之前,策划人员经过几天的努力工作,终于设计出了展厅的执行部署方案,该方案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并很快将此方案下发给了城区超过150平米的奥运广场。按照此方案的部署,执行团队的工作得以迅速开展。但由于奥运期间车辆限行政策,所有的运输工作都需要在夜间完成。执行团队人员昼夜作业,终于按时完成了展区的主题形象搭建和设备部署工作,而业务团队也负责了很多电力保障等原本不属于自己职责的工作。TD业务展示是展区的亮点内容,但是在试运营阶段遇到了很多问题,网络运营的工程师团队冒着酷暑一次次来到展区调试设备,他们的辛勤汗水保证了TD业务的顺畅展示和良好的体验效果。营销团队就像忙碌的“小蜜蜂”,他们每天都要给数不清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友人耐心地讲解业务。

    在记者采访之时,业务受理区的“小蜜蜂”们正不厌其烦地给访客们解答着各种各样的问题;TD展示区的“小蜜蜂”们正针对访客的疑惑,进行着手机电视、视频通话、无线上网等业务的讲解;位于展区一角的奥运馆赛区坐着一些访客,正通过中国移动北京公司提供的宽屏电视观看男篮四分之一决赛。员工们说,“是团队煞费心思的一次次策划,是负责搭建的员工数个通宵指挥着工人搭建展区,是营销团队在高温的棚房内多次进行试运营测试,才有了如今呈现在人们眼前的精彩纷呈的移动奥运文化广场展区”。

    工人体育馆: 4分钟,泰国记者收获了一份感动

    工人体育馆是整个奥运期间承担比赛时间最长的场馆,中国移动北京公司通信服务工体团队就驻扎在这里。8月13日,工人体育馆的奥运赛事已经进行到了第5天,工体团队的潘治鑫和同事们分别在上、下午两次对场馆内的Wi-Fi覆盖区域进行了业务测试,结果显示业务运行情况良好。“你好,是中国移动通信服务处吗?文字记者工作间有一名泰国记者无法连接无线网络。”晚上20时05分,文字记者工作间主管突然打来电话说一名泰国记者无法连接“BEIJING2008”网络,经现场志愿者努力亦无法解决,请求移动技术保障团队支援。3分钟后,潘治鑫迅速到达故障求助现场。经过初步检查,潘治鑫确认该记者的电脑终端操作系统为WINDOWSVISTA,系统语言为泰国语。在确认其电脑终端无线模块已经开启的前提下,潘治鑫再次检查了电脑网络连接参数,结果参数设置显示全部正确。这是怎么回事呢?当时场上正在进行的是男子48公斤级拳击比赛的预赛,比赛双方是泰国选手和巴布亚新几内亚选手,泰国选手以14比2的绝对高分获胜了。这名泰国记者准备把这个好消息发往泰国,让国人一起分享喜悦。可是,因为无法登陆网络,这名泰国记者心急如焚。

    潘治鑫忽然想到,是不是由于VISTA系统对电脑硬件的要求较高,而记者的电脑配置有限造成了无线模块吊死呢?带着这个疑问,在经过泰国记者的允许后,潘治鑫对其无线网络连接进行停用后再重新启用,然后再次连接“BEIJING2008”网络。20时12分,这名泰国记者的电脑终于成功连接上“BEIJING2008”。看到网络连接恢复正常,并且能通过网络迅速把新闻回传到泰国国内,这名记者非常感动,他高兴地竖起大拇指称赞,对潘治鑫的帮助表示感谢。

    几分钟的努力让潘治鑫收获了一份由衷的感谢和友情。事实上,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每一个竞赛场馆,类似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着,这一份又一份感谢,是对技术保障人员的肯定,更是对中国移动北京公司的肯定。

[1]  [2]  编 辑:张翀
关键字搜索:北京移动  服务  奥运  
[ 本站暂时关闭评论 ]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