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李梦山 赵培旭
光缆通道,“余音绕梁”。吉林铁通把光通道建设作为“永远的建设项目”,光通道覆盖全省后,仍以“建设”的力度进入全面整治阶段,对危及安全延(边)白(山)地段,进行“大手术”治理。对30多个施工排迁地段,进行重点防护、重新建设。对工程施工新敷设的“枝杈”光缆,采取了更科学的手段进行防护。9月份对烟桦光缆的13处接头盒,组织20多人进行集中整治。哈达等主要干线实现了全年大通道无中断,光传输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用状态。
客票系统,“莺歌燕舞”。2007年10月份,客票PMIS系统升级正在“热播”中。根据沈阳铁路局的安排,客票5.0系统的17个汇聚点减少到12个,吉林通信段取消图们、梅河汇聚点,原汇入梅河、图们的磐石、汪清等站,汇接到吉林、延吉、通化和长春,标志着新设机房的设备将开始运用,吉林铁通积极配合沈阳局路局相关部门,20个点的业务割接于12月15日21:30时至次日4时一次完成。截止到12月6日,新增130个点全部开通,在汇聚点新设的机房安装了传输、DDF/ODF综合配线架及UPS电源设备,与相关传输室开通了具有双光口保护的传输设备,为网络的安全提供了保证。
无线设备,“天籁之音”。无线通信化天籁之音为神奇,在完成无线车次号工程中,把机车安全信息综合监测装置、机车数据采集编码器、无线列调机车电台、车站数据接收解码器、TDCS车站调监分机、TDCS中心调监总机、终端显示器等设备和连接电缆组合,把机车上的机车号、车次、速度,列车的长度、重量等数据直接传输到调度指挥系统,非常直观的、一目了然地显示出列车在各个车站、区间的运行情况。
优化网络,“琴箫合一”。吉林铁通本着信息化建设“统一、综合、实用、简便”的原则,按上级要求对网络进行科学的“琴箫合一”式优化。2007年11月24日22时,通化、梅河口、浑江电报通道并入吉林电报交换机,并成功地开通使用,吉林电报交换机由原来11通道增加到14通道,为铁路运输生产提供了可靠、更优质通信保障。
一年来,从铁路通信需求出发,先后对铁路通信设备投资2500万元进行新技术、新业务改造,实现了吉林省境内铁路接入网、数字调度、光缆线路百分之百覆盖。
服务硬件软件建设 实现贴紧靠实
铁通与铁路拨离后,吉林铁通在谋发展的探索中上下达成了“三变、三不变”的共识:变依赖铁路为依托铁路,变“啃家底”为肯投资,变单调服务为特色服务;立足铁路、服务运输的宗旨不变,铁路“半军事化”的优良传统不变,融入铁路、跟进发展的思路不变。始终坚持“多元化”服务,倾全力为运输生产提供优质的通信设备。
主动服务,需啥配啥。吉林铁通为了适应铁路的跨越式发展的步伐,于2003年4月12日组建了长春、吉林、通化三个铁道通信中心,立足铁路、主动服务铁路,人员上配足、配强专业力量,设备上需要啥、配齐啥。车站设备上,根据数字设备需要,统一为306个车站配置了通信综合柜;区间设备上,几年来更换了通话柱580多个、补齐接线盒2300多个。建立了三级服务体系,形成了“大服务”框架,透视出吉林铁通“多元化”服务理念。通过高层互访、中层走访、基层定期不定期征求意见,解决了许多“接口”问题,沟通了感情,拉近了距离,方便了铁路运输生产,也提高了铁通的工作效率。
跟踪服务,要啥给啥。2005年3月18日,铁路系统实行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的管理体制,提高了管理效率。同时,站段管辖区域增大,不仅管理控制有困难,就是召开会议也不好聚拢。吉林铁通根据新形势、新问题,进行跟踪服务,要啥给啥。针对车务段对车站现场作业监控手段不到位的难题,在沈阳铁路局推出了第一套完整的各站远程安全监控业务,一下子为一个车务段量身定做了33个车站的监控系统。
定位服务,缺啥补啥。吉林铁通坚持专业化定位服务,缺啥补啥。机车无线电台的送话器故障,占无线设备故障总件数的70%。全路对“机车电台送话器”没有统一的定量、定性测试方法,也没有检测仪器。为了补上这个缺口,吉林铁通对机车、车站电台“送话器收发控制电路”进行了大胆改进,以“磁感应霍尔集成电路”,取代了“光电子开关控制电路”,彻底解决了电路PTT端电位变低,电台进入长发射状态的问题。继而,又研制了400M机车电台送话器检测的专用设备——送话器测试仪。这个只有两个文具盒大的“检测仪”,科学地解决了机车电台送话器定量、定性检测问题,并填补了“机车电台送话器”标准化测试的空白。最近,他们又在吉舒站试验成功了“列车接近预警设备”,为运输生产安全系统增添了新的语音提醒提示设备。
提速提供可靠支撑保证万无一失
2007年的“4.18”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牵动和振奋着亿万国人的心。吉林铁通为做好通信设备保障工作,专门成立了提速工作小组,早谋划、早动手,早准备,制定出了严格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
通信保障,助力提速。吉林铁通全力以赴为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提供支持和保证。一是提前完成了京哈线四平――蔡家沟区段27个站点无线传送调度命令系统改造工程,全部调试完毕,在动车组上进行了实地试验。新设调度命令无线传送车站转接器35台,无线列调车站台更新3台,车站电台接口改造27台。先后更换了京哈干线地面无线电台25处,长春北站手持电台45部,四平站30部,长春车务段236部,长春站乘务车间车长电台126部,统一了设备型号,保证了工作质量。二是安装道口无线预警设备。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三是在列车200公里高速运行下,完成了对蔡家沟——四平间无线列调场强测试。
解决无线列调弱场。通过对京哈线进行场强测试,发现有10几处场强覆盖没有达到要求。重点进行整治。通过调整电台功率、天线高度、更换馈线等办法,解决了无线列调弱场问题。对弱场严重地段,投资增加了区间中继设备,完成了京哈线毛家店――四平、四平――十家堡、公主岭――陶家屯、长春南――长春、蔡家沟――扶余等7处无线列调弱场整治工作。
改造专用数字电路。改造微机监测电路。实时监测车站信号运行状况,将京哈线微机监测电路由64K改为2M数字电路,3月底微机监测2M数字电路全部开通,满足了列车提速需要。改造TDCS(调度集中)音频电路。为提高铁路信息化水平,车站的TDCS(调度集中)音频电路改造为2M数字电路,为提速列车提供了安全保障。在不影响既有系统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完成了对所有已经上线运用的机车设备、地面设备硬件芯片的更换和软件重写工作,两个通信段完成了车站数据接收解码器芯片升级改造336台,机车数据采集编码器芯片升级改造665台,各种仪表芯片升级改造85块。
排查隐患,防微杜渐。积极组织无线维护人员添乘动车组,认真进行无线大三角通话试验,切实解决列车提速后产生的无线盲区和弱场问题。对长春站西信号楼的天线方向进行了调整和升高,在长春西解放立交桥中继电台铁塔上加装6米高天线杆,把定向天线改为全向天线,降低中继电台工作频率台门限值,解决了客车库和第四分区无线弱场的问题。11月5日,在长春——山海关动车组进行添乘和试验。先后5次对CIR设备出厂提前进行检查,安装调试软件,对CIR设备开机后MM2出现死机黑屏的现象进行了处理,保证动车组试验正点出发,确保了良好运用。
抢险迅速进入战斗状态
吉林铁通根据自身“片大、线长、点多、人员集中城镇”的现状,首先考虑的是一旦发生危及行车安全的事件,如何快速反应,快速集结,快速出击,为铁路抢险大军提供快捷、便利的通信保障。
高度重视,严阵以待。吉林铁通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增强应急抢险工作的紧迫感,加强抢险队伍建设,组织各级应急演练47次,接通电话95台,上传图片139幅,提高了抢险救援的能力。同时各单位认真做好抢险物质器材的准备,储备防洪光缆44000米,电杆200根,铁线10吨,铜线800公斤,电话线30000米,发电机5台,以及锹镐等工具,这些防洪材料、工具已全部投放到各车间和工区。
加强巡视,防患未然。根据管内环境复杂,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实际,针对82处历年发生水害处所、67容易发生灾害处所、40多处变化中的处所进行调查摸底。针对近年来水害的特点和设备情况,以及防洪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组织精干人员,深入沿线对管内通信设备逐一进行记名式检查。检查长途光缆线路1232公里;长途电缆603公里及区间通话柱;长途明线线路1429公里;长途电缆充气机29台;中间站机械室设备93套;车站有线、无线行车设备129个站;电报交换机1台及智能电报终端设备;调度电话总机及会议电话总机和会议电话分机;列车、站场广播机;机车电台及区间中继设备和车次号数据接收、数据采集器等设备,做到从严从细,不留死角。并对查出的36个问题制定了整改措施,做好落实工作,确保铁路通信设施安全渡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