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新闻 >> 正文
华为事件引发跟风潮 突击裁员大比例爆发
2007年11月19日 09:56    第一财经日报    评论()    
作 者:伍静妍

    “假如花了10亿元,最终被劳动部门认定无效,员工之前的工作年限不能归零,华为不得不面对‘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尴尬。”某外资医疗器械销售总监杨先生认为,“假如有其他企业继续仿效华为这种做法,华为作为始作俑者,似乎也难以走出舆论的漩涡。这些对华为多年树立起来的良好企业形象无疑将构成长久的伤害。”

    华为的做法被普遍质疑为是在规避新《劳动合同法》实施的风险,不仅当地劳动部门未认可,国家有关部门也表示,即将出台《劳动合同法》相关配套办法。

    杨先生的职业生涯已经辗转民营企业、国企和外资公司。他坦言现在自己的工作情绪变得非常敏感,职场自尊心变得越来越强,“一位有人格魅力的老板,可以让我带着团队浴血奋战,而一个做人不厚道的上司则可以让我掉头就走。”

    杨先生认为,华为的做法无论是否是为了规避法律风险,都容易对员工感情造成永久的伤害。“华为之所以能在业内吸引最优秀的人才,老板任正非的个人魅力、企业多年一直塑造的精英文化,这些都是员工的核心凝聚力。然而,当这号称强大的文化在一纸‘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前,变得如此脆弱时,今后华为的凝聚力还能以什么作支撑?”

    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郝健却认为企业的沉淀层也可以发挥优势,沉淀层有很多优势:比如人际关系好、专业程度高和熟悉行业等,“企业在进步,而员工缺乏竞争力,停滞不前,就是企业中的沉淀层。通常出现在发展时期较长的企业,发生在供职一个企业年头较长的员工身上。”

    企业对“无固定期限合同”谈虎色变,然而调查发现,其实更多人并不愿意躺在“功劳簿”上度过余生。据广东省劳动保障厅门户网的统计,在“你希望的劳动合同期限”网上调查中,回答“合同期2~3年”的有33%,占最多,而回答“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有28%。

[1]  [2]  编 辑:徐亮
关键字搜索:辞职  裁员  劳动法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