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制造 >> 产业观察 >> 正文
UT如何穿越小灵通“生死门”
2009年1月19日 10:08    通信世界网    评论()    
作 者:刘东凯

   近日,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消息,目前3G频段已经正式分配给刚获3G牌照的三大运营商。据悉中国电信获得的频段是1920-1935MHz和2110-2125MHz,其3G制式基于FDD模式;中国移动获得的频段是1880-1900MHz和2010-2025MHz,其3G标准基于TDD模式,获得了35MHz频谱资源;而中国联通获得的频段是1940-1955MHz和2130-2145MHz,3G标准也基于FDD模式。小灵通使用的1880-1920MHz频段日后将用于服务TD-SCDMA。这对凭借小灵通扬名天下的UT斯达康而言,在全球经济一片冰封,全球最大的通信市场的中国3G大幕开启、手机智能化时代来临、小灵通陷入“生死门”之际凭什么在3G时代冲破“死穴”再创辉煌?

    3G,技术角力的舞台

    2008年,惊喜不断,美国次贷危机诱发的金融雪崩席卷全球,成为财富杀手。但全球最大的电信市场中国3G标准TD—SCDMA的试商用,电信运营商重组完成后三大全业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齐身亮相,拉开了3G的角逐,全球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率先开启了TD的试商用,接近着中国电信开出了百万级的CDMA终端集采大单,给全球奄奄一息的CDMA产业链插上了腾飞的“天翼”,中国联通和网通的合体,全球技术和产业链最完善的WCDMA也将在中国启航,运营商主导终端市场的商业模式开始在中国浮出水面。

    3G意味着手机智能化时代的来临,运营商为了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应用功能的需求,基于自己运营的网络特色,推出独具特色的应用功能终端增强用户粘性应对市场竞争,这对厂家的技术积累和研发实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技术恰恰是中国手机民族品牌的死穴,大多依附于联发科的全套解决方案在同质化竞争的价格肉搏战中纷纷倒下,根本无力在3G时代以技术和自主研发创心主导的竞争中存活。而在中国率先推出小灵通系统和终端的UT斯达康技术积累浑厚,从有线到无线,从窄带到宽带,从TDM到IP,凭借对无线解决方案和运营商网络的深刻理解,紧密贴近通信产业三大趋势进行不间断的技术积累和研发创新,将核心产品和核心市场定位于多媒体通信和宽带,以奔流(RollingStream)系统平台为IPTV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并在奔流系统平台上开发IP监控、视频广告等创新产品。同时,以NGN,光传输、EPON和MSAN等产品共同推动公司在多媒体通信和宽带两个市场中的盈利增长并将多年的技术积累移植到终端应用。

    UT斯达康对运营商和网络特色理解颇深,多年与运营商合作的技术积累在中国3G市场启动之际终于有了爆发点,尤其在CDMA和TD终端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近期推出的D60是一款TD+GSM双模单待的产品,它基于T3G7208平台,能够支持GSM900/1800/1900MHz,TD-SCDMA2010MHz~2025MHz、EDGE等各种频段,实现网络的自动切换。TD的数据业务能力达到384kbps,支持可视电话、流媒体、视频会议、视频留言、多媒体彩铃等3G主流应用,搭载的蓝牙、健康助手、知识小百科、移动证券等增值服务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需求。而基于WindowsCE操作系统的高端智能手机S68更是具有稳定的性能,除了具备D60拥有的3G特色功能外,还具有Shar-ing-X功能和Email、Office软件阅读功能,成为商务人士的贴身助理,随时随地处理工作和生活信息。搭载了WindowsMobile6.1系统内置GPS导航的UT斯达康P903更是深受商务精英的青睐,在GSM市场大放异彩,在小灵通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之际,UT斯达康凭借十几年在通信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在运营商定制终端技术竞争的时代,全球最大、竞争最激烈的终端市场终于迎来了技术竞技的机会,避免了联发科主导的同质化竞争的价格肉搏战。

    移动互联网,技术创新应对个性化应用

    高速传输是无线接入的新趋势,人们希望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享受无处不在的多媒体娱乐生活。UT斯达康在2008北京通信展上演示了无线IPTV点播以及无线IPVS应用;可以在20MHz带宽下达到100Mbps速率;高速情况下的无线数据应用,可在300km/h下达到2Mbps速率,支持1.9GHz以及2.5GHz频段,最大利用1.9GHz资源,并可以平滑过渡到LTE。该方案采用了大量主流新技术如OFDMMIMO、AAS等,为运营商提供经济、高效、可平滑升级的未来无线高速率解决方案。

    当全球经济一片冰封,中国3G市场在2009年必将引发上万亿记市场需求,运营商对终端和设备制造商的技术积累将成为一道门槛,手机终端的智能化和移动互联网融合终端对技术和研发实力提出了要求,消费者个性需求导向企业必须有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Iphone和Google和HTC合体的G1的热卖已经彰显出消费者的需求导向,技术积累满足了运营商的定制要求,但技术不代表市场,对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满足的外观、应用功能突破成为终端厂商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如何整合互联网资源满足消费者随时随地娱乐、生活、工作的产品创新,应对来自跨界竞争的互联网巨头Google的掠夺?

[1]  [2]  编 辑:周桂军
关键字搜索:小灵通  工业和信息化部  UT斯达康  
[ 本站暂时关闭评论 ]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