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现代电信科技 落红卫
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都以不同的步伐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通信技术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必备的组成部分。但是残疾人以及儿童和老年人却受到部分能力限制,缺乏某些操作感知能力,他们怎么使用这些信息通信设备呢?解决办法就是将要介绍的信息通信辅助技术。
顾名思义,信息通信辅助技术就是通过辅助手段或者设备来辅助能力受限人群完成信息通信。当然,由于残疾人的残障类型、程度大不相同,所需要的辅助技术也大相径庭,另外辅助设备市场也不象其它市场,有一些自身的特点。故此,有必要从残障类型、辅助技术、辅助设备市场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介绍。
一、残障类型
设计开发辅助技术和辅助设备,首要的就是要了解使用对象,也就是使用者的残障类型,联合国第三十七届会议通过的《关于残疾人世界行动纲领》第六条,对残疾人作了如下定义:“残障主要包括缺陷、残疾和障碍,三者区分如下:缺陷(Impairments),是指心理上、生理上或肌体上,某种组织或功能的任何异常或丧失。残疾(Disabilities),是指由于缺陷而缺乏作为正常人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正常活动的能力。障碍(Handicaps),是指一个人由于缺陷或残疾,而处于某种不利地位,以至限制或阻碍该人发挥按其年龄、性别、社会与文化等因素就能发挥的正常作用。当残疾人遭到文化、物质或社会方面的阻碍,不能利用其他人可以利用的各种社会系统时,就产生了障碍。因此障碍是指与其他人平等参加社会生活的机会的丧失或是各种机会受到限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这样定义,“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残障和人体本身机能是密切相关的,根据机能功能不同,残障类型可以划分为以下四大类。
1.感知残障
视力残障:视力指通过光对视觉系统的刺激来感受物体的色彩、形状、大小的能力。视力残障主要包括全盲、色盲、弱视等,老年人视觉器官的退化,也存在由于老花眼带来的弱视现象;
听力残障:听力是指人的听觉器官所能感受到声音的能力。听力残障主要包括全聋、听力弱等。一般人到了大约50岁的年龄,听力开始急剧下降。
触觉残障:触觉感觉指的是感受物体表面质地、温度和力量的能力。触觉残障主要包括无触觉和触觉弱。一般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逐渐失去触觉灵敏度,对于质地、温度感知下降,对于力量感知也逐渐变差。
味觉残障:味觉是用舌头感知酸、甜、苦、辣、咸等味道。目前在信息通信辅助技术基本上没有考虑。
嗅觉残障:嗅觉指用鼻子感知空气中气味。目前在信息通信辅助技术极少考虑。
2.肢体残障
讲话残障:语言是发声器官所产生声音的能力,它通过嘴和喉发出,是众多肌肉协同工作的产物。讲话残障主要包括全哑、失语、口吃、说话音量过小等。
操作残障:操作能力是指使用腿、脚、手、臂等肢体进行接触、举放、拖拽、抓放、旋转、抛扔等动作。当手足无力或关节萎缩时,操作能力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使用相应的信息通信设备。
移动残障:移动能力是指从一个地方自如移动到另外一个地方的能力。移动残障主要由于肢体残缺或萎缩引起的无法移动或者移动缓慢问题。当肌肉紧张或痉挛时,移动也会有问题。通常,随着年龄而来的移动问题有腿部不能支撑身体的重量、行走速度变慢、腿部关节活动困难。
力量和耐力残障:力量是身体某个特定部分在施加于某个特定物体时表现的能力。耐力是指克服一定外部阻力时,能坚持尽可能长的时间或重复尽可能多次数的能力。力量和耐力残障与骨骼、肌肉及肌肉群有关。
3.认知残障
智力残障,表现为理解和解决问题上的困难,包括获取信息的困难。智力残障的人群通常不具备必需的阅读能力去阅读文字说明。他们通常只能识别简单的图标和缩略语,以及图形化的说明。他们对于熟悉的环境可以做出良好的反应,但是对于需要快速反应的情况却容易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