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中国国际通信展 >> 通信展首屏 >> 周刊通信展系列报道 >> 正文
手机电视在合作中峰回路转
2007年11月5日 15:04    通信世界周刊    评论()    
作 者:李志宇

    手机电视作为3G时代的代表性应用,受人们关注已经很久了,只是其一直在标准选择、盈利模式、监管归属等方面没有清晰的演进方向。在本次通信展上,手机电视依然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手机电视的展台也明显比其它展台更聚人气,同时今年的展览也让人们感受到了不少手机电视发展的新动向。

    中国移动携手广电共拓市场

    中国移动推出的手机电视业务叫做广播式手机电视管理系统,是中国移动融合手机和通信技术的手机电视业务管理系统。在中国移动巨大的黑色展台中,手机电视展台前人们络绎不绝。记者了解到,中国移动推出的手机电视大部分终端采用运营商定制机型的方式。

    中国移动手机电视业务由广电广播网提供下行实时电视信号,由中国移动网络提供节目订购、加密和互动服务。首先广电提供透明节目,对其进行加密加扰变为加扰节目,然后中国移动通信网络生成密钥,最后具有广播电视信号接收模块的终端接受加密节目并完成缴费。

    这套系统的特点是利用单项的广播网络提供多媒体内容的下行传输,利用移动的鉴权管理系统完成对用户的认证、授权和管理,同时利用移动网络的双向传输能力为用户提供互动增值服务。

    中国移动的手机电视模式融合了广电的节目资源与移动的接入资源,内容提供有保障并且可以进行增值服务。记者了解到,其密钥核心算法在用户手机SIM卡上存储和执行,有利于业务安全,利用移动点对点的传输特性快速实现密钥获取。作为管理方案,独立于承载系统,可以和不同承载技术灵活结合,形成不同解决方案。用户的订购和退订都通过手机完成,方便快捷;并且在节目选择上,用户具有很高的自主性,用户可以选择包月方式也可以选择计次方式。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信和广电之间长久以来关于手机电视业务的管辖问题,为日后的三网融合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模式。广电可通过电信网络传送内容,电信业可利用广电内容提供业务,二者各自利用自身优势完成了市场推广。

    目前,中国移动的手机电视业务尚处于试验网阶段,暂时能收到5个频道,记者体验感觉这种方式播放效果比较流畅,手机播放一段时间后并没有出现发热的现象,相对于多媒体来说,更能支持大量用户。只是这种手机电视利用的还是2G时代的网络,并非一项3G业务,相信在奥运会期间,人们通过中国移动收看到的奥运节目也可能会是这种方式。

    中国联通C网手机视讯为3G铺路

    中国联通的手机视讯业务是基于中国联通的CDMA1x网络,采用流媒体技术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视、音频服务的手机增值业务

    用户使用手机视讯业务,可以收看实时直播的电视节目,欣赏流行MTV及最新影视片段,实时察看路况信息和天气预报,手机视讯目前分为如下几个频道。

    热点频道:免费内容、推广内容、战略产品,由新时讯统一管理;

    专业频道:牌照提供方自主管理,联通操作;

    直播频道:电视节目直播、现场活动直播、精品内容轮播。

    除此之外,手机视讯业务还包括音乐频道、影视频道、动漫频道、新闻频道、娱乐频道、时尚频道。

    中国联通2005年推出手机视讯业务,2006年开始商用,目前有30多万终端用户,内容提供上由央视、文广、国际台、新华社等单位提供节目源。在节目质量上,联通工作人员介绍,中国联通的手机视讯理论上下行最高速率为153.6kbit/s,实际上能达到70~80kbit/s,而网络需求为60kbit/s,如果能保证70~80kbit/s的话就没有缓冲了。但有时候网络条件受到限制,当用户过多的情况下,分给视频的带宽就少了,就需要一定缓冲。

    在收费模式上,目前分为流量费和信息费,流量费采取包月的形式,目前北京流量费为35元/月,信息费按业务种类收取。

    据联通工作人员介绍,中国联通的手机视讯业务主要是为其3G业务做准备,联通C网升级到3G时速度将达到2Mbit/s,可以提供流畅的多媒体业务。

编 辑:高媛
关键字搜索:手机电视  中国联通  C网  3G  中国移动  广电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