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中国国际通信展 >> 通信展首屏 >> 周刊通信展系列报道 >> 正文
手机钱包触手可及
2007年11月5日 15:10    通信世界周刊    评论()    
作 者:倪兰

    手机钱包类业务这两三年间又在国内市场慢慢兴起了。之所以说“又”,是因为它并不算新的业务。早在本世纪初,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都曾进行过手机小额支付试点,这也是国内最原始的手机支付模式。它是用手机话费来进行消费或缴费,这种方式方便、简单,容易为用户所接受。但在这种代收费方式中,电信运营商却有涉足金融业务之嫌,于是中国移动在2003年8月停止了部分代收费业务。在之后的两年内,手机支付市场沉寂下来。

    手机支付应成为各行业核心应用

    在手机支付业务中,费用的收取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手机账单收取,即从用户的手机话费中直接扣除,或者在用户支付其手机账单的同时收取;二是从用户的银行账户(即借记账户)或信用卡账户中扣除,在这种方式中,手机只是一个简单的信息通道。

    据了解,手机支付之所以发展缓慢,与国内的政策限制和手机支付本身所具有的安全风险有关。前期小额支付未能发展长久,就与这些政策限制有关;而制约手机支付大规模发展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安全问题。专家表示,开展手机支付业务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保障用户和银行的安全,没有这一基本前提,手机支付的前景便不容乐观。近年来,国内各商业银行先后在一些地区开通了自己的手机银行,但其实很多手机银行的总体安全状况并不能令人满意。

    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必须解决,因为手机支付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不能因为一些外部因素而阻碍了其发展。

    第三方公司去年在国内市场进行的调查显示,八成以上的消费者希望将公交卡、银行卡集成到手机上。在新兴移动应用中,手机支付是最受用户欢迎的业务之一。同时,目前国内开展手机支付的基本环境已经形成。我国已成为全球手机拥有量最大的国家,手机用户总量已有4亿多,而银行卡的保有量已超过7亿张。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在每年我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即使假设其中仅有5%通过手机支付,这一市场规模也将超过2000亿元。

    Frost&Sullivan电信咨询总监陈曦对手机支付的前景有着更深层次的认识。她认为,移动通信发展到现在,其角色和作用已经跨过保障通信畅通,走向多用途、多功能,手机应该成为信息终端、钱包、门禁卡等工具。因此,手机的移动应用应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更大更重要的作用。

    支付是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的一个流程,现在有许多的行业都因为支付的不方便,在销售环节上或多或少承受一些损失。因此手机支付就不能仅发展成一个单独的移动业务,而是应成为核心应用被各行业所调用,成为支撑各行业正常运行的核心功能。而由于手机也是人们日常使用的各种工具中惟一与身份绑定的,这使它具备了成功的最大可能性。

    产业链共同振兴手机支付

    首先拯救手机支付业务的是一项新的技术—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FC)。该技术由于使用方式便捷,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地运营商、手持设备制造商、信用卡公司和公共交通系统的首选技术,使用户可以进行包括安全支付和票务等非接触式交易。

    2006年,厦门移动、诺基亚、飞利浦、易通卡公司共同在厦门启动了中国首个近距离通信手机支付商用试验,用户使用NFC手机可以完成乘坐公交车、看电影等业务。今年,重庆移动也开始尝试在重庆打造“手机支付”试点。

    而不久前,摩托罗拉在这些成绩上又进了一步,推出了融合移动支付功能的新型手机SIM卡—i-SIM卡。这可算是手机支付在终端方面的最新成果。

    i-SIM卡与NFC应用不同,它的卡片大小和普通SIM卡一样,只是将银行信用卡(即KingSub)、手机原SIM卡(QueenSub)二卡合一,即内置了银行和移动运营两套系统,通过在i-SIM卡上引出一个天线来实现刷卡功能。它可以实现公交购票、游戏点卡购买、POS机购物、企业门禁、考勤卡等功能。这种支付功能跟手机设备无关,只跟SIM卡有关。这种技术最大的好处就是大大解放了终端,逐渐使终端不再成为手机支付发展的瓶颈。

    新型i-SIM卡的最大特征是既可以实现NFC近端支付,又支持空中支付业务—远端支付FFC,即手机通过网络和后台系统进行金融业务操作,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支付应用。同时i-SIM卡还可以集成一次性密码生成器,能保障电子交易和移动支付的安全性。

    运营商“钱包”齐全

    为了好的“钱”景,运营商自然做不少准备。

    就在早期小额支付业务停用的2003年8月,中国移动与银联、第三方的优势公司共同成立了联动优势公司,几年间,先是推出了现在已有一定用户基础的银信通业务,近期又推出了手机钱包业务。

    在本届国际通信展上,中国移动为奥运重点推出的移动票务业务就涉及到了手机钱包的应用。而中国联通方面今年对金融移动应用是极为重视,展出了手机钱包系列的全部应用。其中除了小额支付、电子票务、公交付费、门禁外,中国联通重点推广了两个细分应用—“便利充”和“营收款”业务。前者顾名思义即是用户可以通过手机为自己和其它联通用户缴手机话费或买充值卡;后者则是方便了许多国内产品的代理商,他们也可以通过手机与银行卡的绑定,轻松实现营业款的上缴。

    银行资源对于运营商发展手机钱包类业务来说非常重要。而对于两者之间的合作,陈曦指出,银行和移动运营商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也是国内移动支付发展的一个困难。此前运营商与银行之间的资源置换并不对等,银行没有许多热情去推手机钱包业务,因此,她建议运营商要多从银行合作者的角度出发,多给合作者一些价值,与合作伙伴共同去营销。

    充分调用合作伙伴的资源优势效果会很好。陈曦举了股票业务的例子。将股票手机放在运营商的营业厅里并不会有多少人关注,而放在如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效果却很不错,因为这些宣传到达了合适的目标。同理手机钱包也是,运营商自己单独推广可能会费很多口舌,而通过各行业有针对性的推广,效果会更好。

    除了收入,手机钱包、手机支付给运营商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使其更容易地获得用户的行为信息,建立起对用户行为的完整理解,这对运营商其它业务的推出和推广都是大有裨益的。

编 辑:高媛
关键字搜索:运营商  手机钱包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