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讯(CWW) 尽管Wi-Fi已经构建了一个全球最大的一张无线网络,但基于网络与应用需求的变化,并非现有的网络能力负担得起。而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开始转向802.11ac之后,千兆Wi-Fi在运营商网络中落地的时间轴似乎已经拉近。
为什么要用“似乎”?因为,这段路走起来并没有那么快。Ruckus中国区解决方案架构总监聂小云告诉记者,对于运营商而言,规模组网首要考虑的问题是技术成熟度,但就现阶段而言,还有一定的距离。
当然,这并不表示运营商在802.11ac上没有进展,至少大部分运营商已开始进行特定场景的试点工作。敲响了商用的前奏。
覆盖“短板”换来容量优势
从802.11ac诞生的第一天起,运营商就对其充满了兴趣。5GHz的频段、高达1G的速率,构建了一个高容量与高速率的传输通道。然而,优势之后,802.11ac也有缺陷所在,覆盖范围也被拉短。
那么这是否会成为运营商采用中的短板?聂小云给予了否认的回答。“一个业务如果能够赢得客户,增加收入,那么技术上就不会成为一个限制。更重要的是,相比覆盖,运营商更重视容量。”
的确如此,运营商早期的WLAN部署更多强调的是网络覆盖,因为没有覆盖或者覆盖范围小,运营商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网络的覆盖,追求“有”的能力。但现在,在基础网络建设完成之后,强调覆盖,意义已经不大。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快速普及,接入人群走向更为密集化的今天,容量才是关键。
“5G的覆盖距离小在今天对WLAN网络带宽需求呈爆炸性增长的时候,可能不是一个缺点,反而是一个优点。” 聂小云表示,对无线网络来讲,尤其是高带宽无线网络,其覆盖的范围由于容量需求的增长,一直有越来越小的趋势。将无线AP或基站尽可能地靠近使用者才能解决无线频谱有限而用户需求几乎无限的矛盾。
僵硬隔离将致能力闲置
当然,对于802.11ac,业界在看好其发展的同时,也在质疑。质疑的声音集中在,如果过多的设备与业务通过802.11ac接入与传输,干净的5GHz频段是否会面临2.4GHz存在的拥堵等问题?
将业务分离开始,在5GHz下传输视频大数据流,而其他数据传输通道选择2.4GHz,充分发挥频段优势,被业界认为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方向。
是否真的如此?聂小云并不这么看,他认为,僵硬地隔离,只会浪费802.11ac的能力。
他指出,传统意义上的数据也好、视频也好,都是基于IP协议的数据传输。802.11n,甚至802.11a/g也可以用于传输视频。“无论是802.11ac还是802.11n都应该支持多业务的应用,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保证相应的QoS和带宽,这样才能利用11ac真正的优势。”
作为这一观点的佐证,聂小云告诉记者,Ruckus在2008年首推出的ZoneFlex 2942接入点产品就可以在11g上同时稳定地传输多路高清视频。而最新的802.11ac产品可以同时支持数据、语音和视频应用,专利的SmartCast技术可以自动识别业务类型,每个用户终端都分配了4个业务队列,保证即使相同终端不同类型业务的优先级和传输质量。
规模商用还差关键一步
从目前来看,802.11ac已经逐步在智能终端上被采用,而在关键的运营商市场,尤其在移动互联时代来临,急需技术更新换代,为流量经营提供支撑的今天,其跟进的步伐却并不明显。
聂小云表示,其实从802.11ac草案制定之初,运营商就已经对其进行了关注。目前也已进入区域试点阶段。之所以并未规模商用,存在诸多因素。
他告诉记者,就目前而言,运营商部署802.11ac,不仅要考虑现阶段802.11ac的终端类型与数量,以及与802.11a/g的兼容是否会影响频谱效率。同时部署便捷性与成本也是综合考量的重点。
现实的问题是,运营商早期已经部署了大量的WLAN网络,并采用802.3af供电。如果新的802.11ac AP无法在相同的环境下和采用802.af供电提供最佳性能,运营商将耗费大量资源更换现有的有线设备。
与上述因素相比,“成熟度”是阻碍运营商部署进度的核心所在。聂小云表示,运营商目前之所以还停留在试点阶段,关键是因为MU-MIMO的能力尚未实现。
那么何谓MU-MIMO?简单的理解是,如果终端支持1x1 MIMO的时候,支持3x3 MIMO的AP可同时支持3个终端。“但现在的问题是,同时支持的终端数量还停留在1个。” 聂小云告诉记者,现阶段,还未有任何一家厂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
规模商用的限制即在此。但聂小云对此还是很乐观:“一旦技术真正成熟,支持802.11ac的智能终端具有一定的规模之后,运营商规模商用终将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