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全国移动短信业务量仅有3146.2亿条,同比下降18.4%;彩信业务量仅有260.9亿条,同比下降30.6%,月户均点对点短信量降至39.8条,同比下降19.8%。1~5月,移动短信业务实现收入218.6亿元,同比下降13.1%。工信部指出,这是由于微信、微博等移动互联网业务对传统短信、彩信业务的替代作用持续。
而随着4G的全面铺开,传统话音、短信收入萎缩效应将加速三大运营商向流量经营模式的竞争。
中国移动此前曾透露,已经和70多家互联网公司在推进类似AT&T的流量后向收费的合作,即移动把流量卖给互联网公司,成为一个流量池,再由互联网公司把流量定向免费提供给用户。
中国联通也在6月加入快用苹果助手与悟空网络共同成立的“后向流量产业联盟”,为用户下载和使用App提供免流量服务。
中国电信则表示在6月底前完成综合平台和各个基地的天翼账号与流量币账户打通,年内完成和各个省份的平台和账号对接。合作伙伴可以通过接入综合平台享受到覆盖整个中国电信市场的“一站式”服务。
“但事实上,相比起运营商几千亿的体量,卖流量本身的收入并不理想,批发价远比零售价更低,所以并不是运营商的救命稻草。”李韩说。
“根据我们了解到的数据,互联网企业的后向流量买单额,全国加起来也就一个月几十万元。”李韩表示,互联网企业买单的后向流量模式,根本不足以支撑运营商的业务规模发展。并且,随着流量单价不断降低,流量价格战会导致运营商的纯管道流量收入增长趋缓,传统的流量经营模式会在年内碰到天花板。
张毅对记者表示,目前三大运营商的资费越来越低,实际上流量经营也并没有外界看到的那么好做,未来可能出现通用流量包越来越不好卖的情况。
李韩认为,把流量都汇聚到运营商自己的平台上,运营商可以开展流量的后向经营,获得如App变现、游戏分成等后向收入,这比单纯的卖流量更有价值。
“其实不仅仅是游戏,电商、广告我们都尝试去做一些模式的探索。”李韩对记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