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运营 >> 运营观察 >> 正文
 
运营商应跳出物联网硬件补贴模式
http://www.cww.net.cn   2011年10月28日 00:42    通信世界周刊    
作 者:特约撰稿人 陈亮

作为物联网阵营的主力,近期以来,国内三大 运营商纷纷加大了物联网业务的推进力度。目前,远程抄表、智能交通、社区监控、食品溯源、农业监控等物联网典型业务已在各省实现了规模部署。

归纳各省运营商物联网业务的发展情况,可以发现具备两方面特点:首先,已商用的物联网业务以行业应用为主,家庭及个人应用为辅;其次,商用模式较为单一,运营商大多采取补贴甚至免费赠送前期物联网业务设备,而后通过收取月服务费的方式进行推广,不仅投资回收期长,而且盈利潜力有限。

事实上,相比成为赞助商和主导者,运营商更应在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中充当催化剂以及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角色。面对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任,三大运营商应跳出惯用的“简单粗暴”的补贴模式,在等待市场进一步预热的同时,进一步强调对于其它产业链环节的扶持与激发。

“务实”阶段问题几多

经过阶段性发展,我国物联网产业已逐渐由“务虚”走向“务实”阶段。但我国物联网的发展依然有不少困难有待克服。

首先,物联网的标准制定依然处于初步阶段。在当前阶段,物联网的应用主要还是以简单的数据传输为主,即便如此,依然存在不同的厂家之间采用的标准不尽相同、不同行业/不同终端上采用的接口和数据规范不尽相同等现象,不仅阻碍了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发展,也带来了研发和生产成本偏高、兼容性不强、扩容升级前景不明朗等问题。

其次,物联网的概念虽然普及,但真正让普罗大众能够感知的案例太少。尽管目前物联网应用已经针对各主要行业展开,但大多局限在专业性较强的领域,尚未形成多方共同参与、共同推进、最终惠及全社会的快速发展局面。

再次,部分用户对物联网的认知存在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用户对物联网设备投入的接受度较低。尽管物联网的应用在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等方面都有效用,但由于目前物联网设备大多无法实现大规模量产、只能结合行业特性做针对性开发,在规模效用形成之前,除了部分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如电网公司、大型乳业集团等),物联网项目的软硬件、维护等成本投入对于普遍的中小企业而言仍存在较高门槛。另一方面,部分客户对物联网作用的理解存在误区。例如,某行业在较早前就应用了无线远程计量系统,但在部分地区的推广却有所阻滞,其原因是决策者担心物联网应用会抢了现有工作人员的“饭碗”。要知道,物联网并不能完全替代人的作用,在现阶段,物联网应用也是以现有工作的提升、优化和补充为主,实现完全自动化运作的案例毕竟是凤毛麟角。

商业模式较为短视

在上述问题中,最易解决的是物联网设备投入问题。针对该问题,近期各地运营商对于部分客户提供了物联网项目的软硬件补贴,客户只需达成一定的承诺便可享受由运营商和物联网供应商共同提供的物联网服务。这种运营商解决一次性投资、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话费等手段逐渐偿还的形式,确实对物联网的推广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但是否意味着运营商就是物联网行业的“救星”呢?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运营商的角色定位。

首先,运营商具备推动物联网的条件。运营商本身具备了承担推动者角色的各种条件——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拥有覆盖广泛的无线和有线通信网络、拥有具备技术实力和通信运营经验的团队、拥有对市场的信息和理解、拥有整合价值链各方的实力等,这些对于物联网的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

其次,运营商也具备承担推动者责任的驱动因素。尽管之前业界对于物联网的发展预估过于乐观,但物联网的发展并不是一个美丽的肥皂泡。通过适当的投入和引导,培养客户的使用习惯并进而转变客户的思维模式和管理流程,最终将运营商的解决方案和客户的核心价值结合起来,这才是抢夺未来市场的关键。同时,通过物联网项目切入客户的管理、生产、营销、服务等流程,也有助于运营商其它业务的综合捆绑营销,通过一揽子的解决方案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也有效地屏退了竞争对手的挑战。

[1]  [2]  
编 辑:高娟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53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进入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运营商  物联网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相关新闻
即时新闻
通信技术
最新方案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