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运营 >> 中国电信 >> 正文
 
中国电信5年转型路:输血不如造血
http://www.cww.net.cn   2009年7月10日 08:00    第一财经日报    
作 者:马晓芳

    如果说5年前的中国电信还只是一个“装电话的”,固话业务几乎是中国电信的全部收入来源,那么,今天的中国电信则更多是一个“卖服务的”。

    “如果当初没转型,现在的日子真不知道怎么过!”谈到5年前中国电信转型的战略决策,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仍感慨万千。

    近年来,由于通信技术的发展,导致移动对固定的替代作用日益增强,中国电信的收入、利润都出现了增长放缓的迹象,固话用户更是持续萎缩。尽管如此,截至2008年底,中国电信仍是全球唯一一家收入和利润都保持正增长的固网运营商

    2004年那场在外界很多人看来“铤而走险”的电信转型,功不可没。在王晓初看来,运营商实现业务转型的最终目标就是,公司业务不局限于已有产品。

    艰难转型

    虽然现在三大运营商都已经提出了转型信息服务商等类似的口号,但最先意识到转型必要性并付诸行动的却是中国电信。

    2004年12月,刚到中国电信仅一个月时间的王晓初就提出了中国电信要从“固话提供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发展战略。此前一个月,王晓初的身份还是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当时固网已经基本停止增长,移动对固网的替代加剧,规模和增长均超过固网。”对于中国电信在转型之初面临的严峻形势,王晓初回忆说。

    在固网增量市场放缓的同时,固网的存量市场危机也明显加重,到2003年底,国内固定电话的拆机数已超千万,零次数呼叫用户数迅速上升。

    除此之外,中国电信的整体收入增长率也低于GDP增速,而就全球电信市场而言,全世界固定电话运营商都陷入衰退。

    “2004年底,中国电信的管理层展开了一场思想大解放的讨论。”王晓初说,并对当时的形势作出分析:由于新技术的替代,电信的传统固话业务已经“无可奈何花落去”,而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应用商机巨大,但电信却不能提供,因此作出了战略转型的决策。

    “其实移动对固话的替代作用从1999年就已经显现,但当时谁也没有意识到。”王晓初回忆说。

    在战略转型的总体思路之下,中国电信一方面要满足消费者需求,另一方面要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在这个基础上,开始迅速缩减固网投资。

    “转型最困难的地方在于思想认识的改变。”王晓初认为,中国电信的转型就要打破这种思维模式。比如,按照中国电信原来的架构和业务模式运作,同一个客户可能固话业务员刚进行了接触,马上又有宽带业务员与其沟通,很多时候客户就会很困惑,也感到不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电信将其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

    目前,中国电信前端渠道销售部门的组织架构为:政企客户部、家庭客户部和个人客户部三部分。这种组织架构的好处在于面对同一个客户,提供的是一个整体解决方案。在电信内部,运用这种方式需要人员之间和部门之间的大量沟通与协作。

    2007年,中国电信在转型“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聚焦客户的信息化创新战略”。这是中国电信转型战略的一次深化。

    辅业上市

    中国电信是我国历次电信改革的“母体”,承担了电信改革的成本,存在着庞大的非主业资产。

    中国电信通过辅业上市的方式,实现国有资产的进一步增值。

    中国电信总共拥有近70万职工,人员总数占当时四大电信运营商人员总和的一半以上,平均年龄大、冗员多、人均劳动生产率低。

    在2005年之前,中国电信从原通信行业承接了近4000家附属企业和多种经营企业,以及近20万员工。这就是当年的电信实业公司,其经营范围包括了13大类业务,涉及建设、酒店、房地产等诸多行业。

    如果说传统话音业务增长放缓是当时中国电信严峻的外部市场形势,那么,庞大的存续资产以及冗员的存在则是中国电信不得不面对的内部问题。这两大考验直接影响了中国电信收入和成本两条生命线。实际上,类似的问题也是其他央企的困境。

    “创新才有出路。”中国通信服务董事长、中国电信副总经理李平回忆说,当时的主要问题就是历史问题多、人员多,没有战略方向,依附主业生存难以为继,而且由于是一项创新的尝试,只能在操作中“摸着石头过河”,遇到什么实际问题就想办法解决什么问题。

    2006年12月8月,在中国电信宣布转型两年之后,中国通信服务在香港上市。

    上市之前,中国通信服务将中国电信旗下1400多家辅业公司重组为160家。上市之后,中国通信服务,总共为电信集团解决了17万的员工就业问题。

    目前,中国通信服务是全球范围内第一家具有“综合通信支撑服务”概念的上市公司,也是中国通信行业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生产性服务类央企。

    上市当天,中国通信服务的发行价为2.2港元,现在已经达到了4.6港元;上市3年来,中国通信服务的收入平均增长率为24.2%,净利润平均增长率为19.3%;上市资产当初是106亿元,而现在的市值已经超过240亿港元。

    “中国电信把辅业资产和业务打造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强势公司,而非依附母公司的弱势群体。”中国通信服务总经理张志勇表示。

    更为重要的是,李平认为,中国电信的转型思路,特别是辅业上市这种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国有资产整合和增值的模式,是可以被其他央企复制和效仿的。

    增值业务

    现在来看,中国电信转型的阶段性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到2008年底,中国电信的非语音业务已经从2004年的22%增长到45.6%。宽带用户达到4718万户。

    增值业务发展良好。2008年底增值业务收入169.8亿元,综合信息服务收入达到113.5亿元。其中,号码百事通和商务领航系列信息应用等创新性业务的推出,更是电信转型的有益探索。

    号百业务的原型就是中国电信的“114”,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下,114业务积累了庞大的基础数据,用户通过电话查询从114获取信息,电信只收取用户市话费。

    2007年8月16日,中国电信在实现资源高度整合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电信集团号百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目的在于向百姓大众提供与“衣食住行用”相关各方面生活信息服务,其创新之处在于把传统的114/118114查号服务、纸质黄页服务和声讯服务整合,建立基于电信信息库的语音搜索引擎服务,比如订机票、宾馆,查询餐饮地址以及寻找汽车维修点等服务。

    目前,号百公司的114/118114模式已经得到普遍认可。据号百公司总经理王玮介绍,目前南方21省的114/118114话务量增长迅猛,出人意料。

[1]  [2]  编 辑:徐亮
关键字搜索:中国电信  转型  
相关新闻
每日新闻排行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