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互联网巨头的眼光要比国内BAT长远得多,“他们通常会提前对未来技术进行大量储备,待时机一到便可攻占领地。” ]
当BAT的收购还在围着“入口”打转时,大洋彼岸的互联网巨头们,已经开始抢占“制空权”了。
本周一,谷歌和Facebook对高空无人机制造商泰坦航空(Titan Aerospace)的收购对决刚刚分出胜负,谷歌以高价稳稳拿下泰坦航空。一时“失意”的Facebook很快对外表示,它将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另外一家位于英国的太阳能无人机航空公司Ascenta。
从无人航空到聊天应用、智能穿戴设备,再到智能家居、智能机器人甚至生命科学,“为未来买单”的谷歌、Facebook、亚马逊们将巨资砸在看起来“科幻”的领域中。20亿、32亿、190亿……金额屡屡攀高,似乎只有通过不断的收购,才有可能在瞬息万变的数字世界中保住主导地位。
毕竟,过去要打造像Facebook这样的大公司需要几十年的时间,而现在只需要十年。如果光靠过去的业绩吃老本,今天的巨头很快就有可能遭遇明天的“滑铁卢”。诺基亚、雅虎、摩托罗拉……已是前车之鉴。
腾讯CEO马化腾也曾谈及心中的担忧——“巨人倒下了,身体还是暖的。所谓拿到的船票、门票也不一定能走到终点,稍微没跟上形势就可能会倒下。”
大手笔收购不断
互联网领域,收购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着眼于技术的收购,将某种自身并不具备的领先技术纳入麾下;一类是为了收购人才,通常是创业初期的小团队,能够为已有的公司注入新鲜血液;还有一类是基于市场的考量,为了扩大某一市场份额或者消灭竞争对手进行收购。
但是,与腾讯、阿里试图覆盖产业每个环节的全面混战不同,谷歌、Facebook、苹果、亚马逊们的收购更注重自己强势领域的补强和延伸上。
以谷歌为例,这家全球最大的搜索公司通过收购Android,已经打造了全球最大的移动互联网设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平台。这被认为是谷歌迄今为止最成功的一次交易,2005年谷歌收购Android仅花了5000万美元。
而为了保护Android阵营的发展,谷歌在2011年斥125亿美元巨资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将摩托罗拉约1.8万项专利收入囊中。虽然两年之后谷歌以29亿美元将摩托罗拉折价出售,但谷歌的专利库得以扩大,并获得了不少硬件业务经验,这仍然被认为是一项很有价值的交易。
艾媒咨询CEO张毅对本报记者表示,Android将是谷歌的下一个看点,虽然Android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但还未带来较多营收,所以谷歌接下来将致力于把Android拓展到可穿戴、智能家居、汽车等各个硬件领域。
而风头正盛的Facebook一直专注于社交网络,它想尽一切办法将更多人拉进自己的世界,以获得更多广告收益。
从照片分享网站、旅游推荐网站,到各类移动应用、社交活动服务公司,Facebook每年都要完成若干项收购,其中最受人关注的当属190亿美元收购WhatsApp,这是继2001年惠普250亿美元收购康柏后,全球IT界的第二大收购。
“长江后浪推前浪”。Facebook在成立4年后用户量约1.5亿,但这只相当于WhatsApp同期用户数量的三分之一。WhatsApp已是全球最大、活跃用户最多的即时通讯平台,Facebook显然已经感觉到了威胁,用“天价”消灭一个潜在而强劲的竞争对手,同时扩大自身的用户范围。
更重要的是,这笔交易对于它的竞争对手腾讯微信的国际化,也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